核心提示: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问题,推进“一市一区三枢纽”建设。——着力推进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既是信阳自然区位优势所在,又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中原经济区规划》对信阳市的定位要求。

城市风貌

天扬光电公司55寸液晶模组生产线

未来的家居小镇

美丽乡村郝堂风光

茶山远眺

1.打赢脱贫攻坚战
2.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3.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五”时期信阳市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推进四化同步科学发展,强化“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战略支撑,认真落实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着力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充满发展活力的生态经济先行区、全国有影响力的交通、信息、物流枢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信阳市的发展目标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
●创新驱动取得进展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加速提高,信息化显著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进展。内陆开放高地基本建成。进入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确保2017年前实现全市70%以上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19年前全市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生态优势持续提升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全省领先;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
●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实到位,试点示范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建设制度化、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
“十三五”时期信阳市发展的战略导向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厚植发展优势
充分发挥已有的三大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培育比较优势,发挥先发优势,利用后发优势,提升整体优势,构建综合竞争力。
●突出战略重点
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问题,推进“一市一区三枢纽”建设。——着力推进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既是信阳自然区位优势所在,又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中原经济区规划》对信阳市的定位要求。国家提出三大战略规划的同时,鼓励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省委明确要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鼓励省际城市与外省毗邻地区提升合作发展空间。信阳处在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皖江经济带融合部,交通区位优,产业有基础,发展潜力大。只要抢抓机遇,持续用力,完全有可能把信阳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县区发展,汇聚客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提升信阳整体竞争力,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生动局面。
——着力推进构建“充满发展活力的生态经济先行区”。要坚持发展、保护生态两手抓,努力为“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画等号。近些年,信阳坚定不移地完善科学发展载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提升了生态优势。“十三五”时期,将继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农业,形成良好的生态经济,努力把信阳打造成充满发展活力的生态经济先行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协调共进。
——着力推进构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交通、信息和物流枢纽”。当前,信阳境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商物流迅猛发展。在信阳构建“三大枢纽”,既能发挥自身优势,为构建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又能够积极融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推动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辐射,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必将为信阳争取弯道超车、实现后来居上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推动创新发展不断激发社会活力
●
完善提升科学发展载体
继续强化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载体功能,因地制宜布局一批专业园区,争取2020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三星级达到3个、二星级达到6个,一星级达到4个;服务业“两区”增加值、从业人员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均达10%左右。
●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加快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互联网经济。实施“百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和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培育,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改造提升纺织、船舶制造等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持续抓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推动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电子商务、大数据、互联网+三大行动计划。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创新水平。放宽政策、放开市场,优化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配置,厚植创业创新文化,大力培养创新创业群体,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为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稳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制造业等领域开展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着力构建发展新体制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发展完善各类市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新举措。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国有企业和财税金融改革,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人力资源强市。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培养集聚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全面促进协调发展 着力提升发展势能
●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深度融入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将信阳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南北呼应、共同支撑新十年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节点,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积极融入大别山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加强与驻马店、南阳、六安、黄冈、随州等市的区域协作,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将信阳打造成为鄂豫皖交界地区中心城市。
加快推动淮河流域协调发展。加快整个淮河流域互联互通,推动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振兴发展,争取上升为国家规划。加快沿岸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绿色发展的淮河生态经济带。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增强中心城区辐射能力,提升副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大力推动县城发展,加强重点镇的支撑作用,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科学规划、依法治理城市,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打造现代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城乡统筹先行区、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和健康休闲旅游基地。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突出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强化住房、学校牵动,完善社会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文明风尚。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健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品交易。
持续提升绿色发展 更加注重自然和谐
●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市
全面落实试点任务,把信阳建成全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按照“一城三农五生态”的目标,优化空间结构和布局,建设以平桥区为主体的城镇化、工业化重点区域,以潢川、息县、淮滨三县为主体的农产品主产区,以商城、新县、光山、罗山、浉河区为主体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推动各县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探索建立空间治理体系。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实施蓝天工程。控制生产型污染,综合整治城市扬尘和机动车污染,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碧水工程。加强工业污水治理、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强化土壤治理监管和修复、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强化环境风险防控,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和环境工程。
●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动能源节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管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主导产业核心产品生态设计,实现近零排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
推进低碳发展。强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强化碳汇能力建设,发展碳汇经济,鼓励碳金融市场发展。
●建设和谐高效的水利系统
强化水利工程体系支撑。突出抓好大中小型水库等水源建设,完善供水网络、灌排体系和防洪体系。
加强生态水系建设。建设融城市水系和生态绿化为一体的“水美城市”,打造一批“水美乡村”。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推进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沿淮生态廊道建设,打造城乡一体的生态绿道网络。
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实施大别山生态安全屏障系列工程,实施林业生态市提升工程。
大力实施开放发展全面推动经济繁荣
●全力构建“三大枢纽”
构建交通枢纽。加快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水运港建设,推进“四港”联动发展,发挥两个十字交叉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打造“公铁空水”综合交通网络,打造覆盖鄂豫皖,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构建信息枢纽。强化信息网络、应用服务创新驱动基础支撑、人才智力等基础支撑,加快“三网融合”,完善开放合作发展机制,大力引进互联网企业,谋划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巨头在信阳建设关系全国的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或容灾备份中心等大型信息工程。
构建物流枢纽。依托以信阳市区中心、潢川县次中心的“双核”,沿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沪陕高速沿线的三大发展轴,京广铁路和京九铁路两大发展带的“双核驱动、轴带联动、多点互动”的物流总体空间布局,打造以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潢川物流产业集聚区、信阳空港物流园、淮滨港综合经济示范区,以及以羊山、工业城和上天梯为物流中心的“四区三中心”,建成鄂豫皖区域性电商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以及家居、小商品行业物流组织与服务中心,把信阳打造成为辐射全国的物流枢纽城市。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充分发挥信阳市作为南联“一路”、北接“一带”最便捷支点的区位优势,密切联系中原城市群,主动对接武汉城市圈、皖江经济带。
全面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多领域开放合作,增强信阳市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支撑。继续深化产业经贸合作,增强人文交流交往,加强开放平台建设。
●持续扩大开放招商
坚持实施“四一”招商,完善招商平台、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层次。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吸引国内外产业向信阳市转移。
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以开放催生一批高端产业、形成一批领军企业,增强经济综合实力。
更好实现共享发展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为契机,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到2019年在现行标准下3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村、贫困县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退出贫困序列。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拓宽脱贫攻坚途径,通过转移就业、发展生产、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应急救助一批。完善脱贫攻坚举措,实施合作扶贫、教育扶贫、安居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加强财政金融扶贫。
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落实党委政府责任,完善考核机制,健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努力促进就业。推动就业扩容提质,以职业培训带动就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积极增加收入。大力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体系,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促进住房市场健康发展。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完善社会治理体制,逐步建立社区服务体系,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及时就地解决问题机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强化法治的引领规范作用。积极制定地方性法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入推进公正司法,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维护公共安全。强化大安全管理,建设平安信阳。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