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知名专家学者 四月齐聚信阳乡村复兴论坛

大会嘉宾合影

  2月25日上午10点,2016中国(新县)乡村复兴论坛组委会在清华科技园召开新闻发布会。参加发布会的嘉宾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崴、北京绿十字项目主任孙晓阳、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砚、河南新县文改办主任杨大怀、《中华遗产》杂志主编黄秀芳、上海蔓乡公司总经理赵亮、乡村复兴论坛秘书长李永良、西河农耕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思恩以及周河乡党委书记易新生,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家媒体、10多家致力于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企业、公益组织、基金会等代表也出席了发布会。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砚

  大会嘉宾合影在发布会上,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砚首先致辞。她提到了自己在二十年前曾与导师一起到乡村进行调研的情况,同时,她表示城建公司希望为乡村建设提供支持,为其打造一个资源输入和输出的平台。作为上市公司,城建也可为乡村建设提供资本和公信力,以集合政府、投资人、运营商、设计师等各方力量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

河南新县文改办主任杨大怀

  河南新县文改办主任杨大怀对于新县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进行了说明,并谈及新县的三大特点“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同时,他谈到2013年新县与北京绿十字、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一起建开展“英雄梦?新县梦”公益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他最后指出,新县将遵循“建设农民自己的村庄,尽量减少长官意志对乡村的干预”的原则展开实践,并最终希望新县为全国的乡村建设提供具有借鉴性的范本。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

乡村复兴论坛秘书长李永良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和乡村复兴论坛秘书长李永良提及此次论坛将聚集国内外各界力量和资源,其中演讲嘉宾由来自一线的实际操盘手和6国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此次论坛举行的目的,一是搭建国内乡村实践的交流平台,二是展现新县“一城三线”的阶段成果。而把一个全国性会议放在西河村里召开,则是希望广泛推介这个乡村建设的新案例,以期与兄弟省市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在体验感极强的环境中解决“缘何乡建、为谁乡建、如何乡建”的实际问题。

北京绿十字项目主任孙晓阳

上海蔓乡公司总经理赵亮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崴

《中华遗产》主编黄秀芳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所多元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胡良友

  北京绿十字项目主任孙晓阳讲述了“英雄梦?新县梦”公益活动的概况与成效,上海蔓乡公司总经理赵亮谈到了蔓乡公司在乡村建设实践中的经验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副教授、西河粮油博物馆和村民活动中心设计师何崴表达了“真诚地做设计”的理念,《中华遗产》主编黄秀芳以自身的经历讲述对于乡村建设的看法,并谈及保护家族文化、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重要性。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所多元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胡良友提到该研究所近年来参与到乡村博物馆建设的情况,而作为一名新县人,他也时刻对于家乡的建设进行着密切的关注,并对于建筑师等对于新县的建设表达了敬意与感激之情。

  在发布会上,嘉宾回答记者提问时以各自的角度,表达了对于乡村建设的看法。

  庄惟敏说,从梁思成先生建立建筑系开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直有做乡野调查的传统。它不仅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工作,对于建筑学科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乡村与城市有着不同的情况,前者在极短的时间中经历变化,而后者在历史、文脉等方面却有着长期不变的特征与状态,这样的环境也吸引了政府、规划师、运营商等各方来到这里进行实践。建筑师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做出与城市不一样的思考。与乡村相比,城市中的建筑比较短命,一个原因是非质量问题的建筑被大量拆除,这是前期规划层面出现问题所致,事关决策层的意见和想法,即“出题”有错。相对而言,乡村是一张白纸,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应该产生在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错误。“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也同样适用于乡村建设。

  成砚说,乡村建设是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北京城建之所以进入这个行业,首先是因为城建在全国轨道交通建设行业中位列前茅,因此可以在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城建在全国30多个城市都有分支,能够比较方便地深入农村基层并为其带来相关资源。

  杨大壮说,对于新县的乡村建设来说,其主要特点是“帮助农民改善居住条件,从基础设施做起”。在新县,不管是县还是乡,都经历着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实践伴随着困惑与迷茫。一开始,新县做了一个试点,由政府投资,希望建造连体房,然而农民并不情愿。2013年春季,新县与北京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一起开展了“英雄梦?新县梦”公益活动,三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孙晓阳说,北京绿十字深入乡村几十年,其中最大的困难是由于领导换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建筑师做了很多硬件设施,绿十字则更多的是做软件设施的工作。基本上,一个乡村项目为期两年,第一年以绿十字的理念为主导,第二年逐渐过渡给政府,第三年则以地方为主导。因此,乡村建设的成功与否,与当地政府领导层的稳定与否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罗德胤说,乡村具有自身的约束性和局限性,这恰恰能够激发人的挑战欲望和创造能力。现在很多乡村的项目之所以能够获奖,很大的原因是由于这样的地方容易出现创新的作品,这种创新在城市中反而不容易看到。

  何崴说,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建筑师都应该在“保”与“创”之间寻求平衡。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区域,作为外来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应该尊重当地的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在此基础上将当代的元素融入进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设计的价值所在。

  论坛信息新闻发布会后,“乡村复兴论坛”正式启动参会参展报名工作。组委会表示,本届论坛定位为非盈利论坛,得到了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县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等单位的鼎力支持,所有收入除正常会务支出外,将用于支持急需项目资金的国内乡村发展和建设。

  据悉,本届论坛除学术会议定于4月5-6日在清华大学召开闭门会议以外,实践论坛将于4月6-8日在位于河南新县的西河粮油博物馆举行。其中,6日为参会代表报到(晚间论坛开幕式),7日全天、8日上午为主题论坛,8日下午举行简易闭幕式。凡从事村镇经济、村落遗产、村庄治理、乡村文创、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的学者、设计师、政府领导、基层工作人员,均可通过论坛官网www.ivillages.org报名,也可电话(0755-28895149)、微信公众号(乡村复兴论坛或ivillages)咨询论坛秘书处了解参会、参展报名及论坛详情事宜。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