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教育开新篇
凝聚着坚韧,倾注着热情,释放着活力,开拓着希望。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回顾“十二五”时期,特别是2015年信阳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许多时间节点定格为永恒的记忆——
7月20日,济南军区政治部发来的贺信让每一个信阳人欣喜不已:2015年,信阳市共有25名考生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并有3名录取考生入围清华、北大“双学籍”飞行员班,录取数量和质量连续三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10月2日晚,当央视主持人宣布信阳市九中学生徐玮琦在“2015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代表河南省夺得全国冠军的那一刻,注定了那是一个难以入眠的夜晚。
……
盘点刚刚过去的2015年,在全面建设魅力信阳的大背景下,一项项惠及广大师生和百姓的教育政策,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民生理念,享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数据,折射出教育发展轨迹;一项项重大举措,为信阳教育事业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根本任务,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全市义务教育更趋均衡。
2016年初雪后的明港镇新集小学,古朴典雅,宛如一幅水墨画。每天早晨5点半,365个留守儿童的“妈妈”——30岁的校长王婷就开始了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我很开心,更为留守儿童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而开心!”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2013年,市政府出台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市所有县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加大教育投入,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上,在好的环境上好学。5年来,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免费教育。2015年,全市共落实免教科书资金6761万元,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学校和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公用经费854.5万元,落实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5832.6万元。
高中教育内涵发展
2015年9月,我市教育百花园里硕果累累,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2015年,我市高考成绩斐然。全省文理科前50名,我市分别占20%。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地区大学录取57人,创历史新高,居全省前列。有25名考生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占全省29.4%,其中3名录取考生入围清华、北大“双学籍”飞行员班。民航招飞全省录取28人,我市占19人。
成绩鼓舞人心,成果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市教育部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办学的结果。5年来,我市普通高中突出特色引领,实现多元办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将现有普通高中打造成综合创新型、学科特色型、普职融通型、国际特色型办学模式。
落实高考制度改革,探索统一高考、高中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化录取机制。全市普通高中规划布局调整后,普通高中由80所减少到现在的48所,在校生规模由133940人扩大到144141人,普通高中招生由45636人增加到48501人。高中办学质量整体提升,参加高考人数由65604人减少到现在的49518人,本科进线率由49.17%提高到57.55%,其中一本进线率由7.7%提高到11.79%。
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被中央媒体称为‘中国第一局’的平桥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建立起将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融为一体的机构平台,改变了全区职业教育底子薄、资源分散、职业学校和企业分离、培训机构多而乱、人才培养低效的局面。可以说,‘平桥样本’是一种主动、自发的改革实践,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底层突围’。”2015年11月5日,《中国教育报》对平桥区职业教育进行了这样的报道。
平桥职教模式只是我市职业教育的一个缩影。“十二五”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建设具有信阳特色的职业教育为目标,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改革创新,注重品牌发展,提升服务能力,职业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目前,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有2所,在校生13639人,教职工109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有36所,在校生52114人,教职工4126人。
现代职教体系初步形成。5年来,全市共投入职教发展资金超过11亿元,积极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示范校3所、省级示范校4所、省级特色校9所、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数字化校园试点单位2个、市级以上实训基地27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