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江:发展生态食品产业信阳大有可为
记者 李海旭 通讯员 何天天 文/图
信阳是我省一个具有青山秀水自然生态和丰富食品原材料的农业大市。省“两会”召开期间,记者就信阳市今后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划,采访了省人大代表、信阳市市长乔新江。
乔新江介绍说,信阳的食品工业发展速度很快,质量也很好。2015年,信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其中,食品工业贡献有1/3。他分析说,三次产业中都有农业、有食品。在第一产业中,信阳努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及生态农业;在第二产业中,努力发展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畜禽深加工;在第三产业中,努力发展都市农业、食品采摘、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可以说,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实现了很好的融合。
针对目前国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重视供给侧产品质量,乔市长非常赞同。他说,农产品的发展方向是能够生产出受消费者喜爱、适销对路、安全放心的优质产品。
在信阳农业发展方面,他分析说,信阳是个农业大市。经农业部门测试,信阳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最低的,这对生产生态、有机食品非常有利。另外,信阳雨水充沛,农业灌溉主要使用雨水和水库水源,没有污染,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天然保障。因此信阳具备了生产加工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现在信阳的粮食年产量为119亿斤,占全国的1%,实现了十二连增。潢川、息县、光山、淮滨、新县等几个县的支柱产业都和食品有关,其中大宗的是水稻和小麦,此外是油料,包括菜籽油、山茶油、米糠油等。信阳不仅是稻米和弱筋小麦的主产区,而且还是全国重要的双低油菜籽基地,光山、罗山等县都种植有大量的油菜籽;信阳出产的茶油品质也非常好。此外,还有信阳的水产品,其总产量以地级市为单位来计算,居全省第一位,2014年产量25万吨,主要为鱼类、虾类,在潢川和光山等地有上万亩的鱼虾养殖基地,具有很好的品质。因此,信阳是全省农产品原材料既优质又齐全的产区。
有了齐全的原材料,就要有工业企业对其进行精深加工。乔市长非常自豪地举例说,“羚锐、华英、山信、黄国、富贵、五谷春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在阔步发展中,形成了品牌,现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个。”此外,信阳市还充分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开始发展便携式休闲旅游食品。
“因此,发展生态食品产业,信阳大有可为,大有文章可做!”乔市长满怀信心地说。
此外,他还向记者介绍了信阳市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及互联网的发展情况,“信阳目前有923座水库,‘十三五’规划了130多座,未来信阳将变成一个千库大市。”
信阳的食品工业也已经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了。“如果农业不和互联网结合,是没有前途的。”乔市长分析说,2015年,信阳的电商发单量约1200万单。除了卖羽绒服外,主要是卖农产品,如茶叶、粮油等。而今在北京也可以吃到活蹦乱跳的南湾鱼了。搭乘“互联网+”的快车,信阳的农业产业链越做越长,农产品越销越远。
此外信阳交通区位优势显著。信阳与省外的阜阳、六安等五个市交界,省内与周口、驻马店、南阳搭界,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宁西铁路电气化复线改造已经完成,运力可增加一倍多,这显著增强了东西大通道的运输能力。南北方向来看,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从信阳经过,信阳形成了两个大十字。目前,信阳8县两区,县县通高速,县县有铁路。从水运方面来看,大宗商品可以通过淮河水运直达上海。还有,信阳正在建设机场。未来信阳将形成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位一体的大贯通交通网络,更加有利于食品产业的发展。
乔新江告诉记者,目前有两个大的国家战略都把信阳明确为核心发展城市:一个是2015年6月5日国务院颁布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另一个是已写入河南“十三五”规划、即将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淮河生态经济带。两个大的国家战略,都把信阳作为中心城市、核心城市,这对信阳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意义重大。
面对未来,乔新江的思路更加高远,“未来,信阳的发展还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把食品工业和‘一带一路’结合起来,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实现与国际接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