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天火了洗浴场所
进入冬季,不少市民都觉得在家中洗澡太冷,搓背也很不方便。闲暇时,到澡堂泡个热水澡松松筋骨、解解乏可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记者走访市区多家洗浴中心、澡堂发现,进入12月以来,前来洗澡的市民猛然增多,洗浴场所生意火爆。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在东方红大道某洗浴中心看见,带着老人、孩子前来洗澡的市民络绎不绝。“天气越来越冷了,家里就是开着浴霸洗澡,出浴室有空调,老人和孩子抵抗力差,还是容易着凉,到洗浴中心来洗澡,方便得多。”在停车场,带着一家老小四口人前来洗澡的市民王先生对记者说道,现在出来洗澡在网上团购每人不到50元,还包括搓背、大厅休息、免费水果等服务,小孩儿半价,特别划算。
在女宾部,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家里浴室太小,两个孩子挨个洗澡水量不够还累人,一起洗又挤不下。花几十元钱到洗浴中心来洗,既暖和又便捷。”
随后,记者走访多个洗浴场所发现,因为正值双休日,前来洗澡的人比平常多了许多,来晚的人还需要排队。采访中,多数市民表示,冬季选择在洗浴场所来洗澡,主要是担心天冷受凉。
“入冬后,来洗澡的顾客就多起来了。但这还没到高峰期,再过一段时间,元旦前后的时候,人会更多。现在是每到周四、周五和双休日下午的时候是高峰期。建议上班族可以选择周一到周三的晚上下班后前来,以便节约时间。”洗浴中心大堂经理李经理告诉记者。
》》》相关链接
从头洗到脚?顺序错了!
(记者 周 静)进入冬季,下班后洗上一个暖暖的热水澡不仅有助缓解皮肤干燥,而且可以御寒,消除疲劳,帮助睡眠,但是洗澡洗不对可是会引发大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区一家医院的皮肤科医生,为大家讲解冬天洗澡的注意事项,助您健康过冬。
洗澡顺序要做对,不宜从头开始。先用热水冲冲脚,待脚部温暖后再慢慢往身体上淋水,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冬季的低温使人体皮肤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而冬季洗澡水的温度又相对较高,温热的水突然从头而至,会让人体调节系统“措手不及”,引起头部及全身皮肤血管骤然扩张,头晕、胸闷等种种不适也会随之找上门来。
洗澡次数要把握,不宜太勤。正常人每周洗澡2次~3次比较合适,老人皮肤处于变薄和萎缩状态,建议7天洗一次,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延长到10天洗一次。肤质干燥者,建议2天~3天洗一次。洗得太勤,会把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洗掉,容易伤害到皮肤的角质层,引起皮肤瘙痒,皮肤的抵抗力也会减弱,反而容易得病。
洗澡时间要控制,不宜太长。盆浴20分钟,淋浴3分钟至5分钟即可。长时间泡澡人容易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洗澡温度要掌握,不宜过高。洗澡时水温与体温接近为宜,很多人都喜欢用很热的水洗澡,甚至觉得越滚烫的水温越能提高身体热度。但洗澡水温过高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