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格桑花”下乡来

11月11日,浉河区董家河镇楼畈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宏又一次踏上了前往西藏昌都的路。

从豫S到藏B,这条相距2466公里的路,张玉宏今年一年来来回回跑了很多次。因为在昌都生活过,那里信阳籍的创业成功人士他认识比较多,这一次他又是为村里的建设来“化缘”的。上次“化缘”来的60余万元资金让楼畈村这个小村庄发生了巨变:

58户需要帮扶的困难户与12名企业老板结成了“亲戚”,48名在校大学生每人每年都能获得3000元助学金直到学业完成,第一季度收集到的78件群众提案已全部落实,群众满意度100%……“现在的村干部心齐,真正把心思花在了为村民办实事上,所以村庄面貌变化特别大。”村民们对村两委班子评价颇高。

组班子“上层建筑”需扎牢

楼畈村,是一个与信阳毛尖血脉相连的热土,然而,守着这致富的“金饭碗”,在这绿色茶山里老百姓的收入却与想象之中相差甚远。

穷则思变。

“2014年12月17日,我们重新组建了两委班子,让群众的困难有人帮、事情有人管,群众对村党支部、村委会有了信任感,村里的决策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现在在村里工作明显感觉不一样了。”在村里工作了10多年的村干部谢伟修告诉记者。

村民们对村两委的信任,可能更多的是对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宏的信任。在村民看来,张玉宏可是个“能人”,他头脑活、理念新、能力强。换届选举时,张玉宏以绝对的优势全票当选为楼畈村的村党支部书记。

新官上任三把火,怀揣着老百姓的信任,张玉宏的“第一把火”就是先摸清“村情”。楼畈村有1900余人,村里的村情是“三多”:外出务工者多、创业成功人士多、考出去的大学生多。

经过深入思考,张玉宏的“第二把火”就是要充分利用村里创业成功人士多、大学生多的村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决贫困问题,张玉宏在本村组建了一支125人的为民特别服务队:各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30人,党员28人,大学生48人,创业成功人士15人,村两委4人。村两委负责总领村里大小事务,党员干部和大学生队伍负责献言献策。

班子顺了,民风也正了。自去年年底新班子组建以来,楼畈村的大小事务走上了正轨,“万事开头难,镇党委范书记经常这样鼓励我们。班子搭建好了,相信我们的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张玉宏说。

“提案制” 群众诉求有出口

班子搭好了,戏要怎么唱?

张玉宏心里早就有杆秤。这“第三把火”就是要建立一个让群众能合理表达诉求的渠道——“提案制”。

“提案制”顾名思义就是把问题以“提案”的形式反映给村两委,再由村委研究解决。

“一年4个季度,每个季度我们收集一次村民提案,在下季度提案会召开之前一一解决。”张玉宏介绍说。“第一季度,我们收到了村民提案78件,第二季度,村民的提案就锐减一半,只有38件。”

从78件到38件,仅仅一个季度提案“遇冷”的背后可见村两委许多实事都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高原“格桑花”送来幸福

虽然对于村里的建设,张玉宏早早就在心里勾画出了一幅蓝图。然而要办那么多实事?钱从哪儿来?

就在村民们为村子里的新变化“点赞”的时候,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宏却把“赞”送给从高原走下乡来帮助老百姓的朋友们。

西藏林芝地区顺达成品油销售公司的孙庆亮帮扶了5户困难家庭,四川亿通投资有限公司黄会忠资助2名大学生,信阳市汪氏伊美克商贸有限公司汪发涛帮扶了13家贫困家庭,楼畈村村民谢家修出资20万给村组修路……在楼畈村的村务公开栏上,那些为楼畈村的建设出过大力气的人,楼畈村也以这种特别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感谢。

除了从高原上来的朋友们,驻村工作队也给村里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在浉河区教体局及局长殷世明和该局驻村“第一书记”吴明同志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对楼畈村的发展既“输血”又“造血”。“村里很多公共设施都是教体局对口援助,这种‘造血’式的援助对于丰富村民的生活有很大推动作用,除此之外,针对楼畈村的发展区教体局还有后续的‘输血’计划。”张玉宏介绍道。

高原上送来祝福的哈达,张玉宏形容这些给楼畈村的发展提供巨大帮助的人为“高原上走下来的格桑花”,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村民们心中的“格桑花”!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作者:李 浩 实习生 刘荣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