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久生:做道德的传承者 文明的践行者

编者按:以“提高道德素养,建设文明河南”为主题的河南省第五届公民道德论坛12月9日在商丘举行。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中建七局项目经理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博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知恩图报、感恩报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就是我心中的道德理念。”本报今日全文刊发黄久生的发言稿,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

我是一个从信阳农村走出来的农民工。能站在这里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

我六岁时,妈妈离开了人世,撇下我和四岁的妹妹、两岁的弟弟。是心地善良的乡亲们,伸出一双双温暖的手,拉扯、帮衬着我们兄妹长大成人。我小时候很自卑,不爱说话,但每个帮过我的人,我都暗暗记在心里,回报恩人一直是我的梦想。

17岁时,我外出打工。1986年春节,我把自己攒下的3000块钱全部买成礼物,租辆拖拉机拉着回去看望乡亲们。大家还以为我在外面赚大钱了,其实,东西一买,兜里已经没剩啥了。但我心里却很满足,我终于有能力报答家乡父老了。

1996年春节前,我再次带足礼物回到家乡。镇领导带我去看其他村的一些孤寡老人、五保户、特困户。寒冬腊月,有的老人还没有穿上棉衣;眼看过年了,有的人家肉都吃不上。我看着心里很难过。那一年我为全镇700户孤寡老人买了肉、买了米、买了衣服。

从那以后,照顾这些老人,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2008年,我捐资建起了双柳树镇久生光荣敬老院。全镇700多位孤寡老人的养老送终,我全包了。哪个老人去世,我都要回家张罗,尽管这里面有一半老人,我以前并不认识。这一做,就是17年。

这些年,我为此花了多少钱,我没算过。今年申报全国道德模范的时候,省文明办帮我算了笔账,大概是260万元左右。但我的心中有另外一笔账,谁家有困难,谁家遇事了,什么时候该给哪位老人做什么,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知恩图报、感恩报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就是我心中的道德理念。我觉得,小时候欠乡亲们的情太多了,无论怎样回报他们都不够。2003年抗“非典”,我捐资十多万元,为家乡的乡亲们购买防护用品。给夏楼村安装自来水、修水泥路,双柳树镇搞“村村通”,龙古乡修大路,潢川金秋助学,县慈善总会捐款等等,造福乡亲的事我一次都不缺席,前前后后花了300多万元。

一路走来,酸甜苦辣都有。了解我情况的人知道,我并不是非常富有,也经常有手头不宽裕的时候,有时还得在朋友处东拆西借。赡养家乡孤寡老人、资助在读大学生,还有其他各种资助他人的费用,每年需要几十万元,有时更多,这对于我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做工程,并不总是一切顺利,困难的时候,我甚至被人追债。有一年到年跟前了,一个老乡给我打电话问咋还不回,说老人们想我了。我说工地忙,其实我那时是手紧,没钱往老家拿。一直到腊月二十八,才终于借到了钱,匆匆忙忙赶了回去。

我也听到过个别人对我的非议,但我没有在意过。有朋友劝我,你现在不是很有钱,非要硬挺着干啥?等到钱挣的多了,再做也不迟!然而,我和他们想的不一样,在我眼里,钱什么时候都能挣,而我的那些老人们却在一月一月、一年一年老去,孝心不能等待!

这些年,党和政府给予我很多的荣誉。我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入选“中国好人榜”,被评为“和谐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敬老之星”。今年9月,我光荣当选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并先后五次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荣誉已经成为过去。我告诉自己,我还是那个晏岗村出来的农村娃,还是那个叫黄久生的农民工。以前怎么做,以后还怎么做,而且要做得更好。

今年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后没多久,重阳节到了,我和往常一样,回老家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们。我购买了700套衣服、20头肥猪,还租了辆大巴车,带着40多位老人去信阳看市容、到最好的酒店吃自助餐、到洗脚城洗脚,到信阳最大的超市购物。那天,我总共花了30来万元钱,但是,看着老人们的笑脸,我心里觉得很满足。

上周,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我“义买”郑州李刚刀削面馆的事。12月2日,我听说李刚因骨癌复发做手术急需钱,他的妻子要把面馆转让的消息。我出10万元,将面馆“买下”,但还是由李刚妻子经营,收入我不要,等他们啥时有钱啥时还款,没有就算了。其实,我是怕他们不好意思接受我的钱,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郑州全城吃面的故事,我在电视上看过,我也很高兴能加入到“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爱心队伍当中。

来源: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