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学院宿舍失窃 全校男生被采血验DNA(2)

不过,全部本科男生都是嫌疑人?

中国政法大学侦查学研究所副所长肖承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公安机关侦查案件一般要先排查,根据监控、调查现场遗留物、现场提取的脚印等信息,通过对比和排除,逐渐将范围缩小至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这一个或几个人才能被称为犯罪嫌疑人”。

在实务中,DNA采样主要用来充实嫌疑人犯罪证据,用DNA寻找嫌疑人的情况很少。

而滨城区公安分局DNA采样对象多达数千人。肖承海认为,该盗窃系列案应当处于排查阶段但事实上又跳过排查阶段,“他们事实上是在通过采验(全部)本科男生们的DNA,寻找犯罪嫌疑人”。

“照这样,如果有一个盗窃案发生在北京,是不是要采北京几千万居民的血来比对呢?”肖承海问。

这个简单的过程也耗费不菲。2010年后,DNA鉴定的成本从200多元降低到100元以下,如此估算,采验五千多名学生的成本也在50万元左右。

资料链接

美国:DNA采样引发的违宪争议

2009年,美国马里兰州警方以攻击罪逮捕嫌犯阿隆佐·金,并采验其DNA。根据马里兰州法律,警方可以在判决前对暴力犯罪嫌疑人进行DNA采样和比对。但当警方将金的DNA放入资料库对比时,发现他的信息竟与2003年一起强奸案遗留的DNA信息一致。这一决定性证据使金以一级强奸罪被判终身监禁。金的上诉律师提出,以攻击罪为名所采集的DNA样本,不能用作强奸罪的证据。

2012年,马里兰州上诉法院判决,马里兰州允许DNA采样的法律违反宪法。因为《宪法第四修正案》规定,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有“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强迫采验DNA属于警方“搜查行为”,必须得到法院的批准。在金的案子中,法院批准采验DNA的理由是他所涉及的一起暴力攻击案件,而非强奸案,因此对金的DNA比对属于“无理搜查”,侵犯了公民的宪法权利。

2013年2月26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开庭审理颇具争议性的“马里兰州诉金案”,虽只进行了一个小时的口头辩论,却充满了“火药味”。9名大法官分歧严重,导致该案难断。在美国,联邦政府及29个州政府均准许某种形式的DNA采样。此案焦点在于:维护公民隐私权和用DNA查处罪犯,都很重要,如何取舍。

(南方周末记者郭丝露据《法制日报》整理)

不解释理由

此次DNA采样行动何时开始,范围多大,为何针对所有本科男生,为何不包括女生,滨城区公安分局表示,这属于民警自主办案范畴,不清楚也不方便透露。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显东认为,就算公安机关因侦查保密需要不对社会说明,至少也应告知被采样人:“都已经具体到采样的程度,就说明已经怀疑到具体被采样的人了。公安采取人身侵害比较强的措施时,一定要说明理由。”

刘姓科长的说法是,采样前已沟通好由校方负责解释。“如果学校的老师没有理解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就不是我们的责任了。”

南方周末记者致电滨州学院中文、美术等系询问采血原因,均答复“不清楚”。

滨州学院学生处给南方周末记者的正式答复是,采DNA信息是为了配合公安机关建立流动人口数据库。但该校官网显示其在校生生源中,山东省生源占了90%以上。学生处负责人还表示,按照计划女生也全部要抽,“连食堂员工、清洁工都已经在21日之前全部采完了”。

至截稿时,滨州学院没有开展女生采血工作,南方周末记者询问的清洁工、食堂员工说,他们对DNA采样一事一无所知。

各种猜测蔓延。18日至22日,5天里,滨州学院贴吧里有28个网友开帖讨论此事,第三代身份证信息采集、把学生信息卖给红十字会、学校有人被杀了,甚至研究生化武器的说法都有。

可以拒绝强制采血

9月20日,有学生发帖称,他在采血时目击了至少三起以上冲突。9月26日下午,贴吧中关于DNA采血的帖子大部分被删除。

尽管大部分人都是“稀里糊涂的抽了”,没有反抗也不过问原因,但还是有学生隐约地感觉到“不安”,尤其是个人隐私似乎被泄露了。

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