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涉贿调查:成本30元药品卖300元

透视推高药价的幕后黑手--葛兰素史克在华涉嫌严重经济犯罪聚焦

新华网长沙7月14日电(记者邹伟、谭畅)7月11日,公安部的一则通报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的一枚重磅炸弹:因涉嫌严重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GSK中国〕部分高管被依法立案侦查。

葛兰素史克,这家位列世界500强第253位、业内第7位的制药业巨擘,连日来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警方调查有何最新进展?犯罪情节到底有多严重……人们显然想知道更多。

带着这些疑问,新华社记者飞赴长沙,向专案组详细了解案情,面对面采访部分犯罪嫌疑人。透过已经查明的更多案件细节,一个跨国药企的商业贿赂利益链逐渐清晰,将药价推向虚高的幕后黑手开始浮出水面。

并非“深喉”医药巨头涉案源自一家旅行社

6月27日,GSK中国副总裁兼企业运营总经理梁宏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与梁宏同日被带走的还有GSK中国的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监张国维、法务部总监赵虹燕和商业发展事业企业运营总经理黄红。这四人被称为GSK中国的“四驾马车”。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日,关于GSK中国以及其他跨国药企“内部举报者”“深喉”的传言就开始在业内流传,一时间人心惶惶。

其实,真正使GSK中国进入警方视线的并非传言中的“深喉”,而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旅行社——

“2006年成立的上海临江国际旅行社(以下简称‘临江旅行社’)几乎没做过任何旅游业务,而是只和一些药企打交道”,办案民警介绍。令人奇怪的是,临江旅行社年营业额却从成立之初的几百万元飙升到案发前的数亿元。

今年上半年,包括临江在内的一些旅行社异常经营活动被公安部在工作中发现。在有关部门协助下,公安部部署涉案地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发现GSK中国及其关联企业存在重大经济犯罪嫌疑。

在掌握确凿证据后,公安部明确指示长沙、上海、郑州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于6月28日、7月10日两次开展集中抓捕,对GSK中国的部分高管和多家旅行社的部分从业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受贿又行贿,旅行社成药企“黑金池”

7月13日,在湖南长沙,记者见到了正在接受讯问的涉案人员之一、临江旅行社的法人代表翁剑雍。

“这几年,我和梁宏形成了默契,他把办会议的业务单给我,我把其中一部分钱返给他”,翁剑雍说。从2010年开始,在梁宏的“关照”下,他拿到了梁宏所负责部门的大部分会议项目,截至2013年,报账金额共计约有3000万元。按照“行规”,梁宏的“好处”有200余万元。

办案民警介绍,这些好处费一部分直接给梁宏,另一部分放在翁剑雍处,供梁宏和家人到各地旅游以及处理一些他们公司无法走账的开销。

翁剑雍交代,梁宏对他明确讲过,这些“无法走账的开销”,就是给某个主管部门领导或专家送钱或者买礼物。“很多时候是梁宏打电话来,说有这方面的用途,我就把钱准备好送过去,随时用钱随时打电话。”

梁宏所负责的部门并非GSK中国与临江旅行社“合作”的唯一部门。2009年至今,临江旅行社承接了GSK中国多个部门各项会议、培训项目后,通过各种方式返给GSK中国部分高管的金额达2000余万元。这些钱一部分进了高管的腰包,另一部分向下逐级分流,流到各级销售乃至最基层的医药代表手中,成为GSK中国向相关部门、单位行贿的资金源。

梁宏等人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式套取现金?办案民警表示,这是为了规避法律风险。

关于GSK内部的财务管理,记者详细询问了GSK中国的共享财务服务中心总监金某。她的回答是“非常严格”,她所在部门会定期对公司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近年来一些员工就是因为账目查出问题而被处分或开除。

“如果要向外人行贿,账面上肯定是过不去的”,金某说。“我们公司正常的请客、送礼,单人标准不得超过300元,审核得很严。”

每次承办会议后,翁剑雍都要去GSK中国的财务部门报账。那么,他又是如何把账面做平的?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