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机事故背后游学乱象:大多不签安全协议

[导读]近年来游学市场呈井喷式增长。但旅游行业的业内人士透露,学校和家长之间,大多不签订有关安全方面的协议书。

客机事故背后游学乱象:大多不签安全协议

省教育厅表示将对夏令营项目采取相应措施

衢州市教育局紧急叫停各种学生夏令营活动

韩亚飞机失事,141名中国籍乘客中,包括70位师生。他们,都是赴美的学生夏令营(团)成员。

近年来,游学市场呈井喷式增长。杭州一位旅行社的业内人士更是深有体会,“今年,光是学校游学业务就比去年增长了40%到50%。”

学校对游学的“钟爱”,成为各旅行社、留学机构和培训机构的紧盯的一块“肥肉”。“表面繁荣”的游学市场背后,却是乱象丛生:层层转包、名校游成了“到此一游”、学校游走在盈利与非盈利之间……

尽管,教育部等四部委在去年就已下发关于学校组织的夏(冬)令营的通知,可对于具体的组织方式及监管责任等,却并不明晰。

那么,学校组织的游学项目究竟该如何监管和规范?该不该给“游学热”注入一支清醒剂?

昨天下午,衢州市教育局已紧急叫停各种暑期学生夏令营活动。而浙江省教育厅也表示,下一步将有动作,对如何规范游学市场采取具体措施。

“今年,就我们接到的学校游学项目,就增加了40%到50%。”杭州市一家知名旅游公司的资深业内人士说。

从去年起,她就明显感到学校游学项目,一下子冒了出来。

2010年7月, 我省曾下发《“千校结好”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其中提及的目标是:“2011年至2013年,3年结对1000所姐妹学校。”从那时开始, 好多学校就开始带学生去结对的学校游学。

该业内人士接到的有游学需求的学校,多为初中与高中。今年出现的学校,不少是熟面孔。

“去年去过,感觉还不错,今年组织其他年级再去。而且,好多学校还扩大了生源数。”她表示。

学校跟风似地“走出去”,连她都感到惊讶。

“每个学校都在做国际交流,不管学校本身的实力如何。好像不游学,就是‘封闭’的表现,会影响生源。”她感叹。

学校对游学项目的趋之若鹜,在她看来,“是学校领导为了做出点成绩来”。

那么,旅行公司在其中又起了什么作用呢?“主要是辅助性的作用,负责机票、校外游览部分等。至于结对学校的访问内容,由学校负责。”她说。

一般来说,旅行社还会另派一位地陪。至于组团地是否会派人,要看学校,一般来说,考虑到价格问题,学校不会要求派人。

今年游学项目增加一半

学校跟风似地“走出去”

现状乱象:层层转包已成游学潜规则

游学“大”市场,谁都想分一杯羹。可是,并非每家都有实力承接。但钱还是要赚。怎么办?那就用传统的方法——层层转包。

一位旅行社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事,来自于今年一所合作学校的亲历:“这所学校说,去年与一家小旅行社合作,结果搞得一团糟。后来才知道,对方根本没有出境资质。”

没有出境资质的旅行社,怎么敢接游学项目?

“他们会转包给到达地的旅行社,由他们来办游学目的地的相关事务。”

层层转包已成潜规则。“一些小的留学机构接了游学项目后,会再转卖给旅行社。”一位资深留学人士也表示。

可是,为什么学校会寻找那些小的机构来承办?原因并非仅仅是价格便宜那么简单。

“有时,还夹杂有人为的因素。有的学校的相关领导,跟留学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旅行社和留学机构的业内人士表示。

名校游成了名校“到此一游”

“学校一上来,不问游学本身的内容如何,却更在意价格。”杭州一名资深留学人士说。学校并不怕无人接手,总有人愿意承接。扩大的游学市场,价格战的厮杀四处可见。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