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硬仗 跨越发展(社论)

   —— 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信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大手笔谋局,高起点开篇。驱动信阳跨越发展的又一强力引擎正在昂然开启。昨日召开的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规模之大、参会人员之多,是信阳近年来所不多见,足见此次会议之重要,也可见建设产业集聚区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之重大。

   跨越,一直是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信阳历史上一次次跨越历程见证了信阳发展的坚实足迹。但集老区、山区、贫困区于一体,信阳发展不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基本市情,决定了跨越发展仍然是信阳最大的主题。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思维来认识信阳、建设信阳、发展信阳,迫切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气魄,激发更大的动力,提供更强的支撑。

   信阳的跨越发展,由此找到了新的引擎和重要抓手,信阳的经济发展方式,步入了新的层次和新的阶段。早在1979年,我国建设的第一个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园区,走引进外资、产业集聚发展的道路,顺利完成了中国经济的破冰之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先后实施的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开发战略,撬动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三次大开发高潮。无论发达国家还是中国自身的经验都充分证明,产业核心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产业集聚发展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成功模式。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下转A2版)打好硬仗 跨越发展

   (上接A1版)当前各地竞相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以规划建设产业高度集聚、创新驱动高度活跃、产城高度融合的新经济区为特点的新一轮角力方兴未艾,郑东新区、滨海新区……各地奋力推进经济新区建设的活跃态势,激发着信阳应该有新作为,必须有大作为。

   看一个地方的发展,就看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产业集聚区已成为一个地方发展的标志。我市近年来各产业集聚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各项战略部署,在全市营造了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的浓厚氛围,初步形成了一套好的思路、好的机制和好的做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呈现良好快速发展态势,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在信阳经济版图上,依托一个个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产业集群正在拔节速长、生机勃发。

   然而,成绩面前,我们尤需头脑清晰,目光放远,在对比中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眼下,与先进地区相比、同兄弟城市对照,我们在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上的差距、理念上的差距、速度上的差距、内涵上的差距、运行模式上的差距还较大。当前,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结合信阳实际,科学谋划、开拓创新,加快推动我市产业集聚区跨越发展,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市委书记郭瑞民在讲话中强调,我们不仅要从微观经济角度看到,建设产业集聚区能够扩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从宏观发展角度看到,建设产业集聚区能够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加快发展步伐。完全可以说,集中精力抓产业集聚区建设,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信阳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举措、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符合发展规律,符合信阳实际,决策是正确的,工作是有效的,必须坚定不移地抓紧抓牢,坚持不懈地抓实抓好。

   应当看到,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工业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事业,不可以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有许许多多困难和问题,可以说是一场硬仗,更是一种挑战。在今年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郭庚茂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质量迈进,有力带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支撑引导作用。具体到我市而言,就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更加突出产业集聚区的地位和作用,着力围绕“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质量”这一目标,进一步提升速度、提升水平,扩大规模、扩大效果,优化配套、优化机制,切实增强产业集聚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世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