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癌症村调查:村民跪求县长改善饮用水(2)

商船经常在新集附近停歇,周边村民摆摊卖茶食,久之形成新集镇。沙颍河渐渐成为新集镇人赖以维生的“口粮田”。

整个小镇的饮用水,也完全取自沙颍河河道。

苑洪亮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用木桶从河里打水饮用。有钱的富户人家,会划着小船,到河心取水……

苑洪亮沉浸在回忆里,风吹过河堤,夹带着腥臭的味道。

“昨天上游来了坏水,味今天还没散。”苑洪亮说。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地方政府重视经济效益,各种制革厂、造纸厂、玻璃厂、化肥厂纷纷出现在沙颍河两岸。大量的污水直排入河。

“当时全国以经济发展为重点,政府对环保还没有足够重视。”颍上县环保局纪检组长江明(化名)说。1982年,国务院新成立的环境保护局,仍只是建设部的下属机构,而在地方区县,甚至没有专门的环保部门。

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清澈的沙颍河变成黑臭水。新集镇的各家各户,开始在自家院子里打七八米深的压水井。

源于河南伏牛山区、流经豫皖两地的沙颍河,只是淮河流域最大的一条支流。淮河受污染的支流,远不止沙颍河,奎濉河、涡河等其他区域,同样被污水侵蚀。

90年代,沙颍河的上游,河南沈丘县石槽乡孙营村的李志军看到,散发恶臭的黑水甚至熏死了两岸的草木。而不出半个月,这些劣五类黑臭水就会流到下游刘永凯所在的下湾村。

迟到的治污

下游居民饮用经处理的淮河水后,恶心、腹泻,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54天,导致百万民众饮水告急

1990年,刘永凯50岁的二弟被诊断出肝癌,没过多久便死去。癌症对于村民是个新事物,村民碰到刘永凯的家人,远远地躲着走,认为癌症会传染。

此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发病死亡,下湾村开始恐慌,也逐渐怀疑与饮用沙颍河水有关。

刘永凯从压水井里取的水,呈现五颜六色,一开始是蓝色,澄清一个小时,变成黄色。

而在安徽宿州埇桥区的杨庄乡伊桥村,源于江苏徐州的奎河流经这里,村民郭良心取井水洗土豆和藕,水很快会变成蓝色。

但对于村民来说,“不吃这样的水,哪有水吃呢?”

作为生产队长,刘永凯号召村民,试图改善饮水。

下湾村民多次找颍上县反映问题,未果。刘永凯从沙颍河里灌了两瓶水,带到阜阳市卫生局求检测,卫生局不给检。村民凑了1000多元,让刘永凯疏通关系,他最终从卫生局拿到一份检测报告,“内容很简单,就说沙颍河水质污染很严重”。

拿到报告后,刘永凯回到颍上,给县里施压,“市里都出报告了,县里能不重视?”不过,还是不了了之。

1994年7月,淮河发生了重大水污染事件。

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开闸泄洪,积蓄的2亿立方水被放掉。但这些积蓄水的水质低劣,所经之处,河面上泡沫密布,鱼虾死亡殆尽。

下游居民饮用了经自来水厂处理过的淮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54天,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

这一事件引起中央高层重视。1996年,国务院发布《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确保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实现淮河水体变清的目标。”

正是这一时期,各地区县的环保办公室从隶属的城建局脱离,组成环保局。颍上县环保局纪检组长江明说,1997年颍上县环保局成立时,只有五个人,“一件像样的检测设备都没有,COD(水质的化学需氧量)都测不了。”

集中暴发

“癌症村”频现。2005年,中国疾控中心开始对淮河流域污染严重的县区进行研究

2001年,刘永凯50岁的妻子也查出肝癌。

晚期肝腹水严重,妻子肚子肿胀如钟,刘永凯用吊瓶注射器做了个“排水器”,每周,他都将针头插破妻子的肚皮,腹水随着导管排出体外。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