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首位“乘客”返回母船 身体状态良好

“蛟龙”首位“乘客”返回母船 身体状态良好

“蛟龙”号首位“乘客”、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出舱。 新华社 发

“蛟龙”首位“乘客”返回母船 身体状态良好

通过“蛟龙”号获得的海底毛瓷蟹(白色)和贻贝(褐色)图像。 新华社 发

“蛟龙”首位“乘客”返回母船 身体状态良好

底蜘蛛蟹。 新华社 发

“蛟龙”首位“乘客”返回母船

据新华社电 (记者张旭东)正在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昨日上午搭载首位“乘客”在南海一冷泉区下潜,16时30分左右,“蛟龙”号返回母船“向阳红09”。首位下潜科学家、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出舱,身体状况良好。

周怀阳出舱后,接受了其他5位科学家特殊的“欢迎礼”——浇水。五塑料桶水逐一浇在周怀阳身上,他浑身湿透,现场一片掌声和喝彩声。“坐着中国人自己的潜水器下潜我已经等了10多年了,今天真的是特别激动。今天在潜水器里说着中国话,看着中国字,感觉很好,很愉快。”周怀阳说。

“今天在水下看到了非常壮观的景象,相信有了‘蛟龙’我们能有更多发现,更好地了解深海。”周怀阳说。

18日,“蛟龙”号进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二次下潜。9时20分许,潜水器被布放至水中,蛙人解开潜水器的绳缆。9时37分,潜水器注水完毕开始下潜。10时22分,潜水器下潜至水下1300多米,并抛载第一组压载铁开始水下作业。

在水下作业约5小时后,潜水器抛载第二组压载铁开始上浮,15时56分左右,“蛟龙”号在母船右舷前方浮出水面。随后,母船甲板部门、蛙人和水面支持部门工作人员将潜水器回收至母船。

这个潜次是“蛟龙”号第54次下潜,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唐嘉陵担任主驾驶,中科院声学所张东升负责测试潜水器定位系统,周怀阳在海底实际观察冷泉区。

本报上海讯 (记者贺涵甫)记者昨天专程采访了同济大学负责人获悉,周怀阳之前已经有过深海潜航的经历,“因为此次‘蛟龙’号项目是完全自主国产研发的,所以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在出发前,周怀阳就对此次深海试验非常期待,“过去坐美国人的潜器下深海做科研,这回坐中国人自己的。”周怀阳表示,中国目前坐国外深潜器下潜过的科学家不到10人,而国际海洋研究领域的先进国家有深潜经历的科学家起码有几千人。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