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五权”确权破冰农民融资

    
  信阳网讯  “一分钱憋死英雄汉”,这是流传在坊间的中国古语。作为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信阳,制约农村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更何况农民还不是英雄汉而是地地道道的“草根”,所以困扰农民发展资金难题亟须“破冰”。
  
  “破冰”试水是有风险的。如何让不动产动起来?让资产变资本?使死钱变活钱?就需要信阳决策者来解答。河南省副省长、时任信阳市委书记的王铁对在中国新农村建设筹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探究,农村融资难在哪?难就难在农民的资产得不到金融机构的认可,无法进行抵押贷款。
  
  在农村改革试验区挂牌成立初期,信阳摸着石头过河,尝试着在信阳平桥的陆庙核心区为农民进行“五权”(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
  
  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说:“把物权变为资产,确权办证是基础。信阳严格按‘调查摸底、公示定案、勘界确权、落实主体、申请登记、审核备案、颁发权证、建立档案’八步流程做好‘五权’确权颁证工作,使农民拥有了统一规范的物权凭证,为抵押担保贷款、变资产为资本奠定了基础。”
  
  取得成效后,信阳干群以改革者的魄力迅速在信阳全面开展了农村“五权”的确权颁证工作,职能部门同时建立起了市、县、乡三级担保网络,出台了农村物权确权和抵押担保暂行办法,把农民的林权、农机具等都纳入抵押担保范围。
  
  3月6日,记者再次来到走在信阳市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前列的平桥区陆庙核心区。
  
  平桥区陆庙核心区党工委书记余美航告诉记者:“‘五权’抵押担保贷款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对金融机构认可的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直接拿到银行进行抵押贷款,政府部门所做的主要工作是与辖区有关金融机构签订农村物权抵押担保借款合作协议,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二是对金融机构不认可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建立抵押担保中心,有需要贷款的农户向担保中心提出申请,并以物权证作为抵押,有担保中心对信贷农户的信用、资产等信息进行认证评估后,向金融机构担保贷款。”
  
  在推进河南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进程中,农民有了权证后,还得有方便适合的金融机构,于是,被农民称之为“草根金融”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应运而生了,并迅速遍地生长,让农民手中的小钱变大钱,散钱变整钱,死钱变活钱,满足了农户多层次的需求。
  
  对权证抵押贷款一事,平桥返乡创业人士孙向阳可是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2011年,我在陆庙核心区苏庙村陶湾、山头两个村民组流转土地近1000亩,用于核桃基地建设。2012年,资金周转不过来,就用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部分林权抵押给信阳市平桥区信用担保中心,由区信用担保中心担保,在平桥恒丰村镇银行贷款了100万元,用于核桃基地建设。现在好了,我的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预计年纯收入能达到50万元,要是当时贷不到款的话,前期的所有投入就有可能打水漂。”
  
  为把农村资金进一步整合起来,市、县(区)和信阳市金融机构积极采取措施,实施政策激励,推进金融创新。
  
  中国农业银行信阳分行综合管理部副总经理施业造告诉记者:“农行丰富担保方式,农户可农户联保、可农机具抵押、可林权抵押、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可担保公司担保、可公务员担保,单户最高可贷100万元;农户也可以通过自助设备、网上银行在授信期内自助可循环使用。近年来累计向13万农户放贷50亿元,90%以5万元以下农户小额贷款支持,目前余额10。5亿元,信阳居全省农行各二级分行第一位。”
  
  信阳市邮政储蓄银行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截至2012年底,建成助农取款服务点1813个,信阳市发放涉农贷款5。9亿元,年度涉农贷款增长率18%。信阳市农村信用联社更是不断加大对农村改革中急需资金农户的扶持力度。
  
  据了解,就信阳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现已发展至300多家,注册资金近4亿元,累计发放互助资金近5亿元;村镇银行发展到9家,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16家,并在每个县(区)选择10家资金互助合作社开展向金融机构批发贷款试点,担当商业银行服务农村的代办员。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韩嘉俊 尹小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