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信阳“禁酒”,为何能“禁久”(2)



  据介绍,现在抓到中午喝酒的现行,根本就不会有人说情。因为大家都觉得有这种事情“丢不起这人,张不开这嘴。”

  督察工作从抓“大喝”延伸到抓“大吃”

  信阳市纪委常委万钧多年来分管干部作风建设督导。他说,禁酒之初,考虑的主要不是省钱、健康,主要考虑的是干部形象、工作作风。大概两三年,整个干部群体就能适应新的习惯。6年坚持下来,大吃大喝的风气整个扭转了。最开始明察,后来暗访,现在暗访都找不到。但我知道督查组不抓,还会反弹。为什么能坚持?原因很多,但有群众基础、也有干部基础这一条很关键。群众支持,群众盯着你,既监督谁喝酒,也监督我们不松懈,这样才能长久。

  他认为有几条经验很值得总结。一是有要求可行。一周21顿饭,只禁了工作日中午的5顿,但这5顿很关键。定的太高执行不了,定的太低没意义。二是不留口子,不开后门,从领导自己做起,这事就好办。6年来信阳也来过不少领导,包括省委书记来了,说不喝酒就不喝酒,大家都很支持,没有因此得罪人的,反倒把这个视为信阳特色。三是一任接着一任,常抓不懈。抓一阵风,还不如不抓。

  6年了,当初特聘的督察员陆续退休了。督察组不久前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专设机构,改名联合督察办。一名督察办的工作人员说,现在督察工作从抓“大喝”延伸到了抓“大吃”,开始督察公务接待浪费。由于以前的积累,干起来不陌生。但这项新任务有难度,人家不签单、不要票、现金结账,和饭店有默契,不好查也不好界定。怎么查得准、查得实,还得想办法。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汉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