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夏杰与信阳代表团共同审阅《政府工作报告》

信阳网讯  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1月23日上午,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夏杰来到信阳代表团,和代表们一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就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王明义也参加了审议。

  来自革命老区的代表热情高涨,发言踊跃,积极建言献策。王治学、黄久生、柳自强、周哲等代表先后发言。王治学代表说,报告体现中央意图,符合河南实际,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善民生,体现了民众愿望,体现了基层意愿。黄久生代表建议建立农民工维权常设机构,给予农民工更多关注。柳自强代表建议今后要努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实现新突破、在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上实现新突破、在强化人力资源支撑上实现新突破、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周哲代表说,报告符合河南实际,反映了基层愿望,反映了群众要求,围绕“干什么、怎么干”阐思路、作部署,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认真落实。

  夏杰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说,政府工作报告一是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既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又贴近河南省情。二是凸显了全局的战略眼光,既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绩,又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和2013年的工作,战略性、指导性、操作性都很强。三是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讲成绩不夸大,讲问题不回避,讲目标很清晰,讲措施很具体。四是弘扬了改革创新的精神,坚持遵循改革发展的规律,立足于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目标,突出了“四着力”、“三重点”等举措。五是彰显了以民为本思想,深刻诠释了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坚持人才强省战略,对河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关系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充分印证了这一点。近几年我省在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但人才数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一要形成重视人才的浓厚氛围。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全省上下要努力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二要制定政策建立机制,继续注重引才、持续育才、着力用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信阳是革命老区、历史名城、生态宝地、创业热土,要保持好的发展态势和好的精神状态,不懈怠、不折腾,发挥优势,奋力前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明义代表说,郭庚茂省长的报告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贯穿了很强的执政为民意识,贯穿了“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正确路子,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务实重干。回顾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特别是三个方面我感受最深:一是注重研究大战略、理清大路子。五年的整个工作紧扣河南省情,做到了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路子正确、举措得力。二是工作亮点纷呈。五年来GDP年均增速、二产年均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增速、利用外资增速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等经济技术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注重以领导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建议要继续高度重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要下硬工夫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增加效益,要科学制定质量效益的考核指标,并要尽量刚性和量化,形成科学的质量效益体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继续高度重视化解“三农”问题。要靠政策、靠投入、靠机制,多措并举,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项事业的发展提升。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农民和城市共享改革发展的实惠。要继续高度重视人才战略。一些科技含量高和专业性强的行业要坚持专家兴院、专家兴校,专家带团、专家带队,要坚持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两手抓,坚持增加人才和用好人才相结合,使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有一批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靠这支队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变人力资源大省为人才资源强省,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黄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