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信阳好山水 我筑生态科技城

信阳网讯  给汽车装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在城市路口配置相应的读写器,被盗的汽车一旦行经就会被抓拍下来;智能温室里培养的蔬菜,可实现自动调节温度、自动喷灌……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和设备,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不久的将来,裸眼3D技术、蓝光播放系统、4D影院、OLED显示产品、OLED照明产品、智能光网络,还有更多的高精尖技术和设备将在信阳高新区出现,成为新一批“信阳造”。

  “今年星天空数码的发展亮点有三个,打造‘魅力信阳’物联网服务平台,启动OLED照明项目,开发‘信阳茶、信阳菜、信阳旅’等东森手机系列软件。”信阳工业城总商会会长、星天空数码连锁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建兴表示,“所有和信阳高新技术产业共同成长的企业,都有义务利用技术支持来宣传信阳、服务信阳、感恩信阳。”

  谋划新蓝图:奋力冲刺国家级高新区距被批复省级高新区仅1个多月的时间,信阳工业城就踏上了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征程。如巨轮出海,激起炫目惊涛。承载着厚重责任与神圣使命的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规划刚刚问世,即以其定位准确、目标高远而备受关注。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对信阳发展的意义重大。其一,信阳地处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淮河源头,是全国9个生态示范市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34.44%,名列河南省首位。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根据主体功能定位,信阳经济发展必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二,工业化是一个地区现代化进程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委、市政府强调,工业是门槛,必须跨过。工业是短板,必须弥补。工业是希望,必须抓牢。抓住了新型工业化,就等于抓住了信阳“三化”协调发展的“牛鼻子”,就可以系统有效地解决资金、居住、粮食和民生等难题,对信阳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三,近年来,信阳高新区发展保持了良好趋势、强劲态势和昂扬气势,对周边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显着增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可以促进信阳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谋划现有产业结构调整、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激烈的竞争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部崛起的作用巨大。与中原经济区其他地方相比,信阳距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最近。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使信阳的前沿地位愈发凸显。不仅空间上距离近,而且多种交通方式便捷,正因如此,《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中原经济区规划》把信阳确定为地区性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枢纽。同时,信阳被誉为中原侨乡、闽台祖地,独特的根亲文化成为信阳紧密联系东南沿海的人文纽带,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一大优势。信阳作为投资者问鼎中原、拓展中部市场的前沿,目前缺少的正是国家级高新区这个有吸引力的大平台。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对全国特困片区有重大示范效应。大别山片区是最新划定的全国14个特困片区之一。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有利于由“点”上扶贫向“面”上扶贫转变,由“投资拉动型”扶贫向“创新驱动型”扶贫转变,由发展“自然经济”向注重“科技创业”转变。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突出科技创新在区域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将创新驱动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切入点,是新时期扶贫攻坚战略的根本要求,对全国特困片区有重大的示范效应。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对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信阳是着名的革命老区, 对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创建国家高新区,加快推动传统的资源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的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集聚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发展要素,将信阳建成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  对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创建国家高新区,既是重大的经济任务,更是重大的政治任务。

  寻求新突破:信阳高新区凝聚前进力量如果说信阳工业城已经具备了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升值潜力,那么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则展现了信阳工业城的发展活力。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瞄准高端,宁缺毋滥,自中原经济区建设拉开帷幕以来,信阳工业城确立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培养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完全符合国家级高新区所要求的“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按照3年创建成功的要求,信阳工业城将进一步抓住机遇,克难攻坚,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李雁峰 闰崇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