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 引导党员干部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创新

信阳网讯  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新县积极发挥党组织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核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下基层了解民情、进农户倾听民声,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各项社会管理措施落实到农户、见效在基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设立民情信箱。该县以支部为单位,设立民情信箱818个,由各支部派专人负责管理,坚持每周五下午开启,汇总整理群众来信,提交支部委员会讨论处理。去年,全县共收集民情信箱信息1210余条,已全部妥善解决。

  开通民情热线。该县组建了县长民情热线办公室,开通“2612345”县长民情热线,配备5名专职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对于群众打进的热线电话,切实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落实、个个有回音,让“县长热线”成为落实便民举措的“连心线”、融洽干群关系的“真心线”、考验党性宗旨的“高压线”。

  提供民情服务。该县在广大干群中大力开展以“百千万”结对帮助为主要内容的“牵手共建”工程,组织全县1.5万名党员干部到农村、社区、企业、信访大厅进行调研,先后征求综治信访、平安建设、计划生育等社会管理问题的意见和建议5000多条,群众关心的低保、新农合等难点热点问题100多个,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260多起,提供种殖、养殖等致富信息1000多条,帮助800多户群众走上了发家致富道路,真正做到“进千家门、知千家事、解千家难、暖千家心”。

  撰写民情日记。结合“百千万”结对帮助工程的深入开展,该县要求党员干部每月走访群众不少于20户。在与群众走访沟通时,要做到下岗失业人员必访、民政优抚对象必访、贫困家庭必访、“两劳”释放人员必访、创业致富对象必访,着重把群众所想所需,尤其是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纠纷矛盾记录在民情日记上,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开展民情恳谈。该县广大党员干部依托各基层党组织建立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群众工作站、便民服务大厅等党内服务平台,不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体察“心情”、掌握“隐情”、了解“真情”,为化解社会问题奠定感情基础。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张宗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