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三法”:信阳打好土地闲置专项治理攻坚战
信阳网讯 一年来,全市共清理认定213宗闲置土地,面积802公顷。收回36宗,面积96.411公顷。共清理违规用地44宗,面积170.1公顷,追缴土地出让金2.9亿元。全市共查处涉土违法违规案件91宗(含国土部门行政执法案件),给予党政纪处分71人,其中县处级6人,县处级以下65人,移送司法机关11人。
2012年,我市采取一地三法、六道程序等措施,强力推动闲置土地专项治理,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地三法”解难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市纪委主要领导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认真听取每宗地的情况汇报,逐宗分析研究,逐条制定措施。通过集体会审决策,最终形成处置意见并明确责任主体,力求做到定性准确、措施可行、责任明确、程序合法。
在工作实践中,我市探索出“一地三法”,即“一地一查”、“一地一议”、“一地一案”工作法。“一地一查”,即对往年累积和新增闲置土地宗数、面积、闲置原因等进行“地毯式”的调查摸底工作,采取现场查看、实地测量、现场拍照等方式,查清每宗闲置土地的真实情况。“一地一议”,即对每宗闲置土地写出情况说明,分析闲置原因,分别研究对策,分类处置问题。“一地一案”,即对每宗闲置土地逐宗建立档案,采取案件管理办法,将出让合同、土地证、规划、建设、人防等相关手续一并建档,认真查清手续办理、工作程序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六道程序”保公正在处置闲置土地过程中,我市采取“六道程序”,确保处置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第一步,由辖区政府对照卫星遥感数据全面核查闲置土地宗数、面积及闲置原因。第二步,由市专项治理办公室对照上报数据实地踏勘,进行一一核实,确认无漏报、错报、瞒报。第三步,由专项治理办公室会同辖区政府、国土、规划、建设、发改等相关部门与企业、用地单位及相关群众座谈、确认,问题澄清后,企业负责人及辖区政府分管领导现场签字。第四步,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专题听取汇报,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初步处置建议。第五步,召开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辖区行政一把手及分管领导参加会议,会议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讨论、形成共识,处置意见符合政策、结合实际、尊重历史、依法依规、合理公正。第六步,由专项治理办公室将领导小组会议形成的意见决议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辖区政府及市直相关单位贯彻落实。
责任目标压重担根据闲置土地清理结果除省市重点项目外,凡没有按时间节点完成拆迁交付土地的,市国土部门停止县区政府或管委会的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占补平衡的调配、用地预审、规划调整、增减挂钩等一切涉土事项的审批或上报。2012年8月27日,市纪委书记刘国栋主持召开“闲置土地专项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签订会议”。会议通报全市专项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各区政府、管委会“一把手”汇报了工作,然后由区长、管理区主任签订并递交责任状。明确因政府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经处置后,重新约定开工日期未按时开工的,县区党政“一把手”要承担领导责任,分管领导要承担主要责任,具体负责人要承担具体责任。
通过签订责任状,我市把担子压给各级党委政府,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局面,有力推动各级政府主动行动,确保闲置土地专项治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跟踪督查抓落实为了切实确保经处置后的闲置土地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市专项治理办公室制定了《跟踪督查方案》、《督导工作通知》,市纪委、市国土局抽调人员组成三个督查组,市监察局、市国土局主要领导带队,对213宗闲置土地及44宗违规用地进行督导检查。督导组把“是否存在瞒报漏报、违规用地欠缴出让金、闲置土地是否处置到位及典型疑难案件”等四个方面作为检查重点,听取辖区政府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督导检查之后,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并通报督导结果。
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从源头上预防土地违法违规的长效机制。在土地利用管理上,进一步明确了严格“净地”出让和用地批后监管制度,以防止产生新的闲置土地;建立了出让金的催缴和监督制度,防止企业拖欠缴出让金;建立土地价格管理制度,调整全市基准地价,发挥基准地价在地价体系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制度,实行征地区片地价,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建立违法案件会审制度、违法案件移送制度及执法监察督办制度等,建立专项治理工作长效机制。
2012年,我市采取一地三法、六道程序等措施,强力推动闲置土地专项治理,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地三法”解难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市纪委主要领导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认真听取每宗地的情况汇报,逐宗分析研究,逐条制定措施。通过集体会审决策,最终形成处置意见并明确责任主体,力求做到定性准确、措施可行、责任明确、程序合法。
在工作实践中,我市探索出“一地三法”,即“一地一查”、“一地一议”、“一地一案”工作法。“一地一查”,即对往年累积和新增闲置土地宗数、面积、闲置原因等进行“地毯式”的调查摸底工作,采取现场查看、实地测量、现场拍照等方式,查清每宗闲置土地的真实情况。“一地一议”,即对每宗闲置土地写出情况说明,分析闲置原因,分别研究对策,分类处置问题。“一地一案”,即对每宗闲置土地逐宗建立档案,采取案件管理办法,将出让合同、土地证、规划、建设、人防等相关手续一并建档,认真查清手续办理、工作程序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六道程序”保公正在处置闲置土地过程中,我市采取“六道程序”,确保处置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第一步,由辖区政府对照卫星遥感数据全面核查闲置土地宗数、面积及闲置原因。第二步,由市专项治理办公室对照上报数据实地踏勘,进行一一核实,确认无漏报、错报、瞒报。第三步,由专项治理办公室会同辖区政府、国土、规划、建设、发改等相关部门与企业、用地单位及相关群众座谈、确认,问题澄清后,企业负责人及辖区政府分管领导现场签字。第四步,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专题听取汇报,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初步处置建议。第五步,召开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辖区行政一把手及分管领导参加会议,会议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讨论、形成共识,处置意见符合政策、结合实际、尊重历史、依法依规、合理公正。第六步,由专项治理办公室将领导小组会议形成的意见决议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辖区政府及市直相关单位贯彻落实。
责任目标压重担根据闲置土地清理结果除省市重点项目外,凡没有按时间节点完成拆迁交付土地的,市国土部门停止县区政府或管委会的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占补平衡的调配、用地预审、规划调整、增减挂钩等一切涉土事项的审批或上报。2012年8月27日,市纪委书记刘国栋主持召开“闲置土地专项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签订会议”。会议通报全市专项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各区政府、管委会“一把手”汇报了工作,然后由区长、管理区主任签订并递交责任状。明确因政府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经处置后,重新约定开工日期未按时开工的,县区党政“一把手”要承担领导责任,分管领导要承担主要责任,具体负责人要承担具体责任。
通过签订责任状,我市把担子压给各级党委政府,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局面,有力推动各级政府主动行动,确保闲置土地专项治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跟踪督查抓落实为了切实确保经处置后的闲置土地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市专项治理办公室制定了《跟踪督查方案》、《督导工作通知》,市纪委、市国土局抽调人员组成三个督查组,市监察局、市国土局主要领导带队,对213宗闲置土地及44宗违规用地进行督导检查。督导组把“是否存在瞒报漏报、违规用地欠缴出让金、闲置土地是否处置到位及典型疑难案件”等四个方面作为检查重点,听取辖区政府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督导检查之后,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并通报督导结果。
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从源头上预防土地违法违规的长效机制。在土地利用管理上,进一步明确了严格“净地”出让和用地批后监管制度,以防止产生新的闲置土地;建立了出让金的催缴和监督制度,防止企业拖欠缴出让金;建立土地价格管理制度,调整全市基准地价,发挥基准地价在地价体系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制度,实行征地区片地价,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建立违法案件会审制度、违法案件移送制度及执法监察督办制度等,建立专项治理工作长效机制。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信阳日报专题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