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政厅长:没罚没收入任务 但该罚必须罚

广东财政厅长:没罚没收入任务 但该罚必须罚

27日,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接受媒体采访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为什么三公经费不能列出各部门的明细?”“为什么发改委2013年报告与财政厅的预算草案中出现部分数据不符?”“为什么广东省的教育投入没有达到GDP的4%”…… 27日,在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韶关代表团审议财政预算报告时,面对代表的连番提问,广东“财爷”———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一一回应。

  问:三公经费为何只列大类?

  答:严格说来没有专门科目

  三公经费首次被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就成为关注热点。有代表提出,为什么三公经费只列出了六大类,而看不到各个部门的详细预算?

  对此,曾志权回应:“三公经费严格说没有专门的科目,是从各部门的预算汇总出来的。预算需要人大审议通过后,走完法定程序。然后我们会通知各部门执行。到时2013年财政预算会上网公布,而各部门的三公经费也会公布。”

  “我们希望让大家来议,大家来看,大家来监督。”曾志权透露,今年八九月份经过人大审议后,2012年的决算也将会上网公布。

  问:十件民生实事投入减少?

  答:表述过程中存在疏忽

  省人大代表、韶关北江中学校长黄叶亭在审议政府财政预算时提出:“财政厅的预算草案显示,对于十件民生实事的投入是增长的。但发改委的报告则显示2012年全省拨付十件民生实事资金1649.81亿元,2013年省财政投入592亿元,全省共投入1576亿元;而且,十个民生项目并没有具体比例,到底哪个项目安排多少,这与财政预算很不一样。同是政府部门的报告为何会出现不相符合的地方?”

  “发改委的数据是拿2012年、2013年的预算数和2012的决算数对比,可能在表述过程中存在一些疏忽。实际上用于十件民生实事的投入是增加的,”曾志权表示,“在十件民生实事上没有这么具体,我们沟通后认为财政预算上很具体了,所以发改委和政府工作报告就没有这么具体。”

  问:教育投入是否存在差距?

  答:区域内无法占GDP的4%

  “按照国家规定,对于教育的支出应该占GDP的4%。在预算草案中,2012年广东对教育支出1466.49亿元,而去年的GDP是5.7万亿元,教育支出只占了GDP的2.57%。这是不是意味着广东在教育的投入上存在800多亿元差距?”黄叶亭提出。

  “作为全国来说,教育要占GDP的4%,对区域来说,没办法拿GDP来相比。因为地方财政收入分级次,地方要交给中央一部分钱。广东的财政收入1.47万亿,但是广东省能用的大约1万亿,”曾志权解释,“所以中央要求不是每个省都要达到GDP的4%。中央下了计划,2012年对广东要求对教育的投入要占财政收入的20%。我们2012年对于教育的投入占了20.42%。”曾志权透露,今年广东将在教育方面投入1466亿元。

  有记者提出,目前广东有些高校还息是财政拨款。对此,曾志权表示:“广东高校我个人认为已经很幸福。建设大学城省里拿了150个亿。这几年又陆续投了二三十个亿用于高校发展。高校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是必要,但要结合实际,完全过度超财力发展不可取。前几年有些高校四处举债没人监管,这里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学科设置重复,整合效果不好,在校投资管理出现问题等。”

  问:投资4000亿建大项目?

  答:很多可以通过市场融资

  有人提出,政府今年计划投资4000亿元在广东的重大项目,这些钱哪里来?

  “多渠道筹措,政府肯定不可能全部负担。本身有些项目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像一些公益性的,政府确实需要加大支出。而很多项目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去融资,放开民间资本去投入。”曾志权回答。

  问:如何看深圳罚没款增长?

  答:有些该罚的须依法入库

  财政预算今年的非税收入比去年有所增长,而深圳的罚没款大幅度增加也成为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非税收入应该两方面看,一方面保持合理正常的幅度应该没问题。整个广东的非税收入占比还不是太严重,在全国是上游水平。但结构上要注意,有些地方增长过快,”曾志权回应,“像深圳的罚没收入大幅增加,也是短时间的。我们每年预算对于罚没收入不下任务。但是,有些该罚的必须要依法入库。比如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应该罚到倾家荡产。对于罚没关键是看是不是合规,有没有乱收费,乱收费是坚决要制止。”

来源: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