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胡占凡在2004年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前不久,党中央召开了继1993年会议之后的又一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和李长春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刘云山同志对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2004年工作规划进行了部署。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精辟阐述了宣传思想工作在党的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充分肯定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全面论述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要求,并提出了殷切希望。这个重要讲话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广播影视工作,包括电视剧创作、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李长春同志的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经验,充分强调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我们正确了解当前的新情况与新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电总局及时传达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在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徐光春部长提出2004年广播影视工作的重点有两个,即产业发展年和数字发展年。这不仅给我们电视剧创新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大环境,也使全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更加清晰。全国电视剧工作者责无旁贷,只有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务实工作,形成合力,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辱自己光荣的历史使命。

  这次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议,是在全面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全国“两会”刚刚顺利闭幕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全国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总局有关会议的工作部署,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总结经验,研究思路,提出措施,回顾总结2003年的电视剧工作,对2004年的电视剧创作和题材规划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更深入地促进电视剧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下面我就电视剧创作与管理谈三个方面:

  一、关于2003年电视剧创作、规划与管理的情况

  (一)2003年电视剧创作情况

  电视剧作为电视文艺的“重头戏”,近几年规模发展不断加速,电视剧生产在电视产业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在整个文化产业布局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我们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有力手段。对激发民族志气,鼓舞群众士气,弘扬社会正气,引领道德风尚,提高民族素质,陶冶审美情趣,丰富文化生活,认知社会人生,获取历史知识,满足精神需求,营造凝聚人心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有着别的文艺样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3年,是我国电视剧发展迈入持续、稳定、有序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一年,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个跨上自身发展新台阶的关键年。其主要标志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国内电视剧的创作在制作水平、艺术水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质量上乘之作。电视剧的制作与市场的需求开始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从电视剧创作、制作、管理直到播出的整个运行系统都开始趋于成熟。

  电视剧生产数量几年迈了几大步,1999年全国共制作完成电视剧6227集,2000年7535集,2001年8877集,2002年9005集,2003年,中国电视剧创作全年实际制作完成并于年终前获得播出、发行许可证的总计10,381集,平均每年递增12%以上。其中,由中直机关和各省市推荐申报参评第23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的电视剧有176部1975集,荣获一、二、三等奖的达69部747集。

  总体上看,2003年的电视剧创作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态势,广大电视剧工作者遵循“两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坚持“四个大力提倡”的创作方向,坚持“三个面向”的主旋律开拓,辛勤耕耘,积极实践,锐意创新,务实敬业,为电视剧的繁荣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智慧,作品水准明显提高,传播效果不断刷新。

  概括地说,2003年的电视剧创作走向共有三个突出特点:

  首先表现在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上更加自觉。具体地说,一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又有新突破。继《开国领袖毛泽东》、《中国命运的决战》、《日出东方》、《长征》之后,《延安颂》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美学观,自觉把握历史科学与历史剧艺术两种思维的联系与区别,形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进程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过程,人物塑造栩栩如生,人物命运牵动人心,情节发展跌荡起伏,把人民领袖的风采与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融会于镜头语言,较好地实现了思想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的统一。《新四军》以戏剧化的叙事方式,艺术地阐释皖南事变悲剧的复杂内外原因和人的性格因素,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再现有机结合,其探索意义值得珍视。这些剧目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提升到更高台阶。其标志性意义在于将科学的历史思维融会于丰富的审美追求之中,变创作难点为艺术亮点。以思维方式的创新,引领艺术构思的创新。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二是农村题材创作再现辉煌。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中国荧屏曾有过以《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和《古船·女人和网》这“三部曲”为代表的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辉煌;那么,近年农村题材创作就显得有些沉寂。2003年,广大电视剧工作者积极响应“三贴近”的号召,力戒浮躁,创作出一批有相当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的佳作。以《希望的田野》、《走进八里堡》、《刘老根(二)》、《郭秀明》、《三连襟》、《烧锅屯的钟声》、《山羊坡》、《好爹好娘》等一系列作品为标志,开拓了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局面。其中,《希望的田野》和《走进八里堡》所达到的现实主义深度,《郭秀明》描写英模人物的个性化程度,《烧锅屯的钟声》对不正之风的批判力度,以及《刘老根(二)》和《三连襟》的亦庄亦谐,都紧扣我国农村、农民、农业现代化发展实际,真实生动再现农民的生活样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给荧屏增色不少。

  三是紧贴现实生活、反映时代变革的创作在审美化程度上明显提高。如表现当代生活的《江山》,紧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深刻主题,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钳制住观众的审美视线,拨动了人们的心弦。《忠诚卫士》、《省委书记》、《干部》、《至高利益》、《云淡天高》、《绝对权力》都注重把自身所开掘的深刻主题尽可能艺术化,同时又都注重将各自所采用的审美形式尽可能地承载着丰厚的思想内容。以个性化的艺术手法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民族腾飞的足迹。这样,使展现时代画卷与熔铸时代精神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从而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四是军旅题材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有新收获。作为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开年大戏”的《DA师》,以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化色彩”,大胆触及部队改革进程中的一系列尖锐矛盾冲突,为现代化军人传神写貌;“八·一”期间在相同时段播出的《归途如虹》,全景式地直面描写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的历史过程,展示文化冲突,体现时代精神,洋溢青春活力,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树碑立传;《我们的连队》聚焦基层连队,描写了普通官兵昂扬向上的军营生活,继《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军歌嘹亮》再次凸显了中国军人的人格魅力和不懈的革命激情;《军港之夜》以海军舰艇学院的教学生活为视点,书写国防建设现代化的重大主题;这些作品个性鲜明,人物生动,成为整个电视剧创作唱响主旋律的生动写照,也为和平时期军队的文化建设和繁荣军事题材文艺创作,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宝贵经验。

  2003年电视剧创作走向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在创作多样化题材与体裁方面更加自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我们的创作方向,“三贴近”原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从基本实现温饱到小康的转变过程,广大观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式的特点,因此给高水平、高质量、健康有益的多样化创作赋予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2003年电视剧创作自觉顺应这一现实,在创作观念上坚持与时俱进,把在创作主题、题材、风格、样式方面的多样化作为艺术探索与创新的着力点,尤其在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贴近民生,探究人性深度,揭示人生真谛的作品开拓中,寻求艺术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多种实现形式。例如喜剧《神医喜来乐》以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浓郁的民族幽默感,让广大观众在轻松的笑声中领悟出民族的文化魅力和人生智慧。公安破案剧《荣誉》以扣人心弦的戏剧结构,引人入胜,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历史传说剧《孝庄秘史》则是在坚持科学的历史观的前提下,大胆采用民间传说并调动合理的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能力,既好看、又耐看,观众在鉴赏中获得历史营养。而为19世纪中国民族染织业谱写历史的《大染坊》,另辟蹊径,流畅凝重,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共鸣。所有这些作品,不仅在各自相关的题材领域里取得了较高收视率,树起了标杆,而且都共同具有贴近民生、民情、民趣的特点,使观众在获得视听感官审美满足的同时,得到对社会与历史的认识和启迪。这对培育全民族的精神素质和鉴赏修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高扬时代的主旋律,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3年电视剧创作走向的第三个突出特点,是在转变创作观念、改进创作方法、讲求艺术规律方面更加自觉。2003年有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很多电视剧创作者力戒浮躁作风,开始告别“跟风、克隆、迎合低俗”等业内积习,端正创作心态,狠抓剧本创作,不再迷信所谓“侃”出来的故事,潜心创作实践,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认真研究电视剧的叙事艺术,突出艺术个性,不断丰富艺术表现手段,增强艺术吸引力,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发挥创造性,注重发扬民族文艺创作的优秀传统,努力开掘民族文化的品格,吸取借鉴世界各民族的文艺创作长处,在文艺创作的审美思维和表现形式上积极创新,在挖掘生活内涵上下功夫,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创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如悬疑性很强的《一双绣花鞋》、《生死卧底》、《重案六组》,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生境遇的《结婚十年》、《浪漫的事》和诙谐幽默的生活轻喜剧《候车室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等等。这说明,电视艺术工作者创作思维活跃,艺术视野有所开阔,创作心态正在实现积极的调整与理性的回归。 

  对于电视剧的成绩,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电视剧创作总体上可谓百花齐放,健康向上,雅俗共赏。一大批优秀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多样化地演绎和诠释了时代主旋律的丰富内涵。

  近期有关刊物刊登的《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电视剧受到广大观众好评》一文说,近期以来,中央电视台组织播出了多部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电视剧,这些电视剧将视角对准基层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弘扬社会正气,受到各级领导和观众的广泛好评,收视率稳步上升。

  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也对电视剧的整体播出态势给予了肯定,对一些贯彻“三贴近”原则的好剧给予了表扬。

  应该说,一年来,脍炙人口的作品多了,群众不满意的作品少了;主题积极,导向正确,情感健康的作品多了,格调底下、粗俗媚俗的作品少了。据广电总局《中国广播影视文艺状况调研报告》专项调查表明,广大受众和专家对电视剧总体上比较满意。数据表明,在所有电视文艺样式中,受众关注电视剧的比例占到了71.2%,七成以上的普通受众认为电视剧基本上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具体评价指数如下:对于以电视剧为主的广播影视文艺创作,完全达到受众期望的占18.5%、基本达到期望的占57.3%、没有达到期望的占10.4%、不清楚的占13.8%。其中前两项相加,可以看到受众认为完全达到期望和基本达到期望的占75.8%。业内专家对当前电视剧创作状况的总体评价是:认为好的和比较好的占84%,认为差的和比较差的占16%。看到这个数据,搞电视剧的同志应当感到欣慰,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当然,这里也存在很多问题,还有那么多观众不满意。要认真地分析群众的不满意,什么叫不满意呢?基本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真正的不满意,一个是不满足,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不满意的问题比较大,比如这个剧写得根本就不行,或者整个电视剧不好,这样基本可以理解为不满意。我感觉多数不是这个问题,多数是对电视剧不满足的问题,觉得电视剧还很值得看,但是看了以后不过瘾,或者认为这个剧整体上还可以,但是还有一些缺陷,或者说结构上还有些问题,或者说表演上有些问题等等。我们客观地分析,多数观众的心态是感觉到不满足的问题,觉得不解渴,不过瘾,或者还有些遗憾。总体上,第一,观众欢迎电视剧,而且一定程度上认为越多越好,希望所有的频道都播电视剧,观众搜索目标最集中的也是电视剧。再有一个,同时也觉得还有诸多地方不尽如人意,看了以后有些遗憾,这也是一种不满意。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用中国的一句古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形容当前的电视剧发展态势十分贴切。每一位电视剧工作者都应该意识到,中国电视剧正在迎来自己的“黄金”发展期。从全局的意义上讲,电视剧创作环境目前有三个明显改观。即:一是一些妨碍文艺创作发展的思想观念正在被冲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于文艺创作的认识也有了更多新的突破。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方面。包括文艺创作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

  二是一些束缚文艺创作发展的政策规定正在被改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影视文艺产品作为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产品属性的统一,已成普遍共识。

  三是一些影响文艺创作的体制格局正在被重构。电视剧现已形成从创作到播出的市场运作链,市场化运营对于推进国产电视剧空前繁荣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目前电视剧的创作与生产领域已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这都为进一步促进电视剧创作与市场的发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要求,迎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与应对高新技术引发的挑战,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2003年规划与管理情况 

  因为总局各主管司局还要在会上总结去年工作,提出新要求。下面我在这里就概述一下去年的电视剧管理情况:

  2003年度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共收到的电视剧制作单位申报剧目2376部58217集,比上年度的2152部45084集,分别增加11.38%和29.13%。经过总局先后4批的规划审查,有1804部43874集剧目批准立项投拍,比2002年度批准立项的分别增加16.99%和18.99%;立项剧目占全年申报总数的79.93%和75.36%。

  2003年总局以宏观调控为目标,以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繁荣创作、多出精品为中心进行规划与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规律性认识,也积累了一些宏观调控经验。概括起来,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加强题材比例调控的力度。针对前一时期制作单位争相拍摄涉案剧目、电视屏幕上展示凶杀犯罪等情节较多、观众意见较大的现象,2003年我们加大了对此类题材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比例,将全年申报的308部涉案剧目压缩了近40%,使涉案题材的电视剧目控制在不超过批准总量10%的比例状态。在对武打剧、宫廷剧、古装剧、涉案剧等剧目进行一定限制的同时,总局积极提倡和扶持某些题材的电视剧,尤其是扶持现实题材中的农村、少儿和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

  同时,针对近年来全国电视剧创作生产不断繁荣,社会上制作公司不断增加,创作队伍不断扩大,也因此造成创作题材大量雷同、重复、撞车等现象,以及需要报相关机构、部门审查的剧目越来越多等现象,我们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既把握总局电视剧管理的相关原则,又尽最大可能满足申报单位的创作需求,努力做到适应电视剧市场的发展规律,积极整合有效资源,有效避免一窝风投拍同一题材的问题,帮助生产单位降低投资风险,减少题材撞车现象的发生。

  2、继续规范立项管理工作。规范国产电视剧规划申报手续、申报期限、申报程序和审查办法,是使电视剧创作生产导向正确、结构合理,布局适当、竞争有序的具体方法。我们在审查申请立项剧目过程中,对于重大题材、敏感题材,以及涉及民族、宗教、外交、涉案题材等继续请有关方面协助把关。为了确保导向正确,慎重审查题材,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的题材要报送剧本审看,力争从源头上阻止不符合我国国情与伦理道德或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不健康的劣质剧作立项投拍,并坚持凡涉案题材一律送有关主管部门协助审查的办法。

  3、进一步完善预报备案制度。为了加强对电视剧生产过程的动态管理,从2001年起,总局实行电视剧预报备案制度。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电视剧生产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电视剧月报备案制度已逐步完善和成熟,各级广播影视局厅,中央电视台以及中直有关单位,每月将所辖制作机构,制作生产电视剧的剧目报总编室备案,总编室对全部备案材料进行统计,每月发布通告,为电视剧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便于总局跟踪扶持重点剧目,及时发现和校正不良现象,也便于有关单位及时了解电视剧创作的情况。

  4、加强审查把关,确保导向正确。在电视剧审查过程中,总局严格按照中央的宣传方针、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电视剧审查。在坚持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电视剧创作者的辛勤劳动,充分考虑制作单位的投资与回报,力求准确把握审查方向和尺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审查中发现的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的问题,坚决要求有关制作单位认真修改,对于电视剧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则提倡百花齐放。切实体现弘扬高尚的,提倡有益的,允许无害的,抵制低俗的,阻止有害的,取缔反动的这一原则。2003年经总局组织审查批准发行的电视剧无一发生导向问题,确保了电视剧安全播出。我们加强了审查把关,并没有导致很多人原来担心的电视剧会萎缩、减少的情况出现,正好相反,促进了电视剧的繁荣和发展。发展繁荣和管理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有序科学的管理必然促进电视剧的繁荣发展。为保证审查质量,提高审查效率和缩短审查周期,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总局对已有的审查程序和机制,进行了调整,电视剧审查实行二审制和专家岗位责任制,同时严格审查纪律,建立奖惩制度,切实提高专家组的责任心、使命感和积极性。并且为确保电视剧导向正确,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了电视剧复核抽查制度,对于重大、敏感、涉案、疑难剧目进行复核。对于引进剧的预审工作,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在北京电视节和四川电视节上,总局组织专家组预审了大量引进剧,体现了管理部门充分为制作单位着想,促进电视剧产业繁荣的服务意识。


来源:凤凰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世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