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总结八大良策为信阳“治堵”(2)

完善公共交通体制

实验证明,在同样的道路面积上,公交车的通行量是自行车的4倍、小汽车的10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能大幅度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大幅改善我市目前交通拥堵现状。

“政府对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要多从公共福利着手,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同时,应设置公交车辆专用道,保障公交车辆安全、快速、准点运行,发挥公共交通的最大效益,借鉴外地发展公共交通的经验,有效引导人们从其他出行方式向公交方式转移。”经常出差的市民高先生认为,“如果信阳的公共交通能变得更加便捷、准时,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交通拥堵状况也能得到有效缓解。”

逐步实行“错时制”

“错时制”是运用道路交通管理中将交通流量均分的原理,把交通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衡分布,降低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目前,我市已推行的错时上、放学制度,对缓解交通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政府已经实行了错时上、放学制度,但我市早、晚交通高峰期的拥堵现象还比较严重,应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发掘‘错时’潜力。”在市委机关工作的王先生谈了他的观点,“看看能否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联合交警部门,根据交通流量,统筹城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对学生上、放学时间再进行‘细错’,将上学时间错开半小时。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可逐步实行‘错时’制度,这样,早、晚交通高峰压力必然有所缓解。”

“治堵”贵在“疏堵”。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目前许多城市都采用“限”字诀,即“限行”、“限号”。但与其“限行”、“限号”,不如“疏行”、“疏堵”,变“堵”为“疏”,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改善交通状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既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统筹规划,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只要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爱这座城市,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交通规则,交通拥堵问题才会有望得到解决。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