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住粮食不放松

马 童

大雪节都过了,息县种粮大户柳学友还闲不下来,他一直在忙着整饬今年添置的农机。

以两座风干机为主,柳学友今年添置了近300万元的农机,加上以前的机械,保养维护就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12月9日,柳学友带着小儿子柳林修整两台深耕机,准确地说,他们父子在改装这两台机械。

“轴承太容易坏了,传动轴的间隙太大。”柳学友说,“柳林现在要用电焊把活动的地方焊紧。还有,犁叶上刮泥的刀太薄,要全部换成厚的。”

柳学友父子爱倒腾改装机械是乡亲们熟知的,这几年除了倒腾,柳学友更热心买新装备。

柳学友说:“机械装备上不去吃大亏。”

从100来亩种到了7000亩,几千亩的粮食十天半月抢收回来,晾晒成最大难题。今年夏收,趁着省里奖励一座小型风干机,柳学友投入200万元狠心又上了两座,这样他一天就能够风干上千吨的粮食。

机械越上越大,柳学友似乎做的都是粗活,因为他只种粮食。十几年来,柳学友也只种了小麦水稻大豆高粱之类。经济作物要投入更大精力做管理是一方面,柳学友种地有他自己的思量。

“一家一户的种肯定经济作物收成好。”柳学友农场的管家罗全敏说,“比如,老陈他们种西瓜一亩能收入上万元,学友种麦种稻最多几百块钱。但总不能大家都种西瓜吧?地块越大,越得种主粮。”

因为这种思量,柳学友种粮规模不断扩大,机械设备越上越多,去年他干脆整合了自己的几个合作社办起了家庭农场。

“合作社可以把农民集中起来种地,少开支多收成。”柳学友说,“但合作社面临一个再投入的问题,收成后大家都想分红,打井修路,甚至添置农机都不容易统一。”

开办家庭农场后,关键问题可以自己做主了,风险也由自己承担,一些田地的投入甚至超出了当年的收成。

加大投入的柳学友并不担心资金问题,他理解了自己的财产权利。

柳学友说:“党十八届三中全会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我经营的近20000亩地,这么多机械和配套的设备,都是我的财产权利。我现在就认准一点:咬住粮食不放松,保收成!”

编辑:刘远强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来源: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