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解难题抓建设 促农建工作上台阶
信阳网讯 去年年初以来,浉河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增加农建资金投入和加大工程建设力度作为推进农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创新载体,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咬定目标,促进了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破解难题,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为破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这个难题,该区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积极“争”.全区共向上争取水利项目6个,资金5293.3万元,比往年增长10%.二是项目“捆”.积极整合水利、农业、移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土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打捆使用,以发挥更大效益。三是群众“投”.该区吴家店等乡镇充分结合“一事一议”等方式,采取“国家补一部分、地方筹一部分、群众集一部分”的办法,筹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入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组织引导农民自愿筹资筹劳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四是民间“融”.该区五星办事处在落实好以奖代补政策的同时,加快市场融资步伐,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游河乡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建设,谁使用”的原则,融合民间资金近400万元,修复了部分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解决了部分农业用水问题。
抓工程建设,促农田水利建设上台阶。一是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胡湾、竹林沟、黄连沟等8座小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二是抓坑塘改造。重点对全区307口坑塘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185处,已投入资金845万元。三是抓农村饮水安全。去年,全区计划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55万人,工程涉及6个乡镇、11个行政村。目前,已解决1.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剩余有望今年3月底完成。四是抓土地整治工程。完成了十三里桥乡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改良土壤1万亩,整修乡村干道及机耕道路14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和建设农田道路绿化带。
目前,该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共投入工日47.3万个,完成土石方58.7万立方米,砼18809立方米;新修各类防渗渠道6.78公里,清淤沟渠10.57公里,疏浚河道1.2公里,大塘整治维护184口,新修泵站1座,维护泵站1座,新打新配机井87眼,新增蓄水能力83.4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800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000亩,新增除涝面积300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8100亩,改造中低产田6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平方公里,建设村镇供水工程7处,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8万人,累计共完成投资4885万元。
破解难题,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为破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这个难题,该区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积极“争”.全区共向上争取水利项目6个,资金5293.3万元,比往年增长10%.二是项目“捆”.积极整合水利、农业、移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土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打捆使用,以发挥更大效益。三是群众“投”.该区吴家店等乡镇充分结合“一事一议”等方式,采取“国家补一部分、地方筹一部分、群众集一部分”的办法,筹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入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组织引导农民自愿筹资筹劳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四是民间“融”.该区五星办事处在落实好以奖代补政策的同时,加快市场融资步伐,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游河乡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建设,谁使用”的原则,融合民间资金近400万元,修复了部分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解决了部分农业用水问题。
抓工程建设,促农田水利建设上台阶。一是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胡湾、竹林沟、黄连沟等8座小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二是抓坑塘改造。重点对全区307口坑塘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185处,已投入资金845万元。三是抓农村饮水安全。去年,全区计划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55万人,工程涉及6个乡镇、11个行政村。目前,已解决1.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剩余有望今年3月底完成。四是抓土地整治工程。完成了十三里桥乡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改良土壤1万亩,整修乡村干道及机耕道路14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和建设农田道路绿化带。
目前,该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共投入工日47.3万个,完成土石方58.7万立方米,砼18809立方米;新修各类防渗渠道6.78公里,清淤沟渠10.57公里,疏浚河道1.2公里,大塘整治维护184口,新修泵站1座,维护泵站1座,新打新配机井87眼,新增蓄水能力83.4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800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000亩,新增除涝面积300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8100亩,改造中低产田6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平方公里,建设村镇供水工程7处,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8万人,累计共完成投资4885万元。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曹腊宝 何佳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