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开展
信阳网讯 息县素有兴修水利的光荣传统。2012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以水利工作为抓手,以“红旗渠精神杯”和“信阳精神杯”竞赛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县共规划实施清水河农田保护、小农水重点县、坑塘改造、灌区整修、机电灌站整修、打井、除涝等12项重点工程。全县共新挖改造坑塘360口,打井680眼,新修桥涵闸建筑物2200座,整修灌排渠道480公里,整修电灌站33座,完成投资2.2亿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迭起,亮点纷呈。
强化领导。该县县委、县政府成立县委书记、县长分别任政委、指挥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下设坑塘改造、机电灌站整修、南湾灌区整修三个自办项目的分工程指挥部。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大会,专题研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工程建设期间,全县每周召开一次现场观摩会。成立由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主管农业副县长分别任组长的三个督导组,分片督导检查。同时,在县电视台开办“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谈农田水利”栏目,公开展示建设成效,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喜人局面。
多方投入。该县县委、县政府为壮大农田水利建设规模,共整合农开部门的高标准农田、国土部门的土地整理、财政部门的现代农业项目资金8501万元。对群众自办的坑塘改造、打井、机电灌站整修、灌排渠道整修等五项工程实行奖励和补助,落实奖补资金630万元。农民群众自办水利热情空前高涨,共投入挖塘、打井资金达3800万元。县财政投入资金350万元,整修南湾灌区七支渠、八支渠和二十五干斗渠,修复长陵、徐庄、大余河、小余河4处电灌站。全县有104个县直单位参加各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援建,援助资金180万元,援建高标准坑塘64口。
整体推进。在抓好各项自办项目的同时,对国家投资项目,该县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足额拨付县级配套、征地补偿资金,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着眼长远。为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效机制,该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出台实施意见,通过明晰产权、确权发证,调动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的组织和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搭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争平台,该县县委、县政府还在全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息县精神杯”竞赛活动,全县设奖杯3个、奖牌3个、单项奖3个,分别给予12万元、8万元、5万元的奖励,努力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开展。
强化领导。该县县委、县政府成立县委书记、县长分别任政委、指挥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下设坑塘改造、机电灌站整修、南湾灌区整修三个自办项目的分工程指挥部。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大会,专题研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工程建设期间,全县每周召开一次现场观摩会。成立由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主管农业副县长分别任组长的三个督导组,分片督导检查。同时,在县电视台开办“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谈农田水利”栏目,公开展示建设成效,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喜人局面。
多方投入。该县县委、县政府为壮大农田水利建设规模,共整合农开部门的高标准农田、国土部门的土地整理、财政部门的现代农业项目资金8501万元。对群众自办的坑塘改造、打井、机电灌站整修、灌排渠道整修等五项工程实行奖励和补助,落实奖补资金630万元。农民群众自办水利热情空前高涨,共投入挖塘、打井资金达3800万元。县财政投入资金350万元,整修南湾灌区七支渠、八支渠和二十五干斗渠,修复长陵、徐庄、大余河、小余河4处电灌站。全县有104个县直单位参加各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援建,援助资金180万元,援建高标准坑塘64口。
整体推进。在抓好各项自办项目的同时,对国家投资项目,该县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足额拨付县级配套、征地补偿资金,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着眼长远。为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效机制,该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出台实施意见,通过明晰产权、确权发证,调动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的组织和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搭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争平台,该县县委、县政府还在全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息县精神杯”竞赛活动,全县设奖杯3个、奖牌3个、单项奖3个,分别给予12万元、8万元、5万元的奖励,努力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开展。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王辉 申玉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