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湾湖污染源生猪养殖户已完成搬迁任务的79.81%

信阳网讯  国家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南湾湖治理项目污染源搬迁动员大会后,相关责任单位各履其职,入村驻点,三管齐下,协调联动,强力推进南湾湖上游污染源搬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月28日,南湾湖汇水区累计减少能繁母猪6791头,减少存栏商品生猪60960头,分别占总量的91.9%和84.1%;搬迁养殖户435户,拆除猪舍202072.72平方米,分别占总量的79.81%和71.49%.

  坚持责任驱动,加快推进污染源搬迁工作。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按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相关区和管理区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将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浉河区制定了《浉河区南湾湖治理项目畜禽养殖场污染源关闭搬迁实施方案》,并召开南湾湖汇水区养殖场关闭取缔工作动员会,环湖乡镇分别与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按照规定目标与工作计划,明确细化责任。鸡公山管理区要求不讲任何条件,以水源保护大局为重,扎实推动汇水区畜禽养殖场取缔搬迁工作。对主动搬迁的予以奖励,对拒不搬迁的依法予以关闭。同时,禁止在南湾湖汇水区内新建畜禽养殖场。南湾湖风景区党委高度重视,采取了处级干部包村、科级干部包组、一般干部包户的方式,并在宣传上下大力,辖区内8户禽畜养殖散养户已拆除6户,还查处违章建筑1300平方米,拆除农家饭庄门店招牌、灯箱广告共48个。

  坚持典型带动,形成示范引领效应。积极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村干部、教师及农村党员“排头兵”和“宣传队”作用,教育他们率先关闭、搬迁自家畜禽养殖场,并积极引导家属、亲戚、朋友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以实际行动感染其他养殖户。同时,树立了多个带头关闭搬迁养殖户典型,用群众身边鲜活的事例,引导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取得汇水区群众对关闭搬迁工作的拥护和支持,形成强大的民意支持力量。

  坚持多方联动,务求搬迁工作取得实效。实行领导包干、部门联动、考评考核等工作机制,各相关区和管理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处级领导包乡包片靠前指挥,入村督导各村进度,乡科级领导包村,工作人员包组包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具体环节明确到人,防止工作棚架。自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启动以来,相关区和管理区领导干部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走村入户,做工作,讲政策,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召开碰头会、推进会,妥善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市试点项目办公室在做好上传下达、加强信息收集、反映情况、协调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加大督导督查力度,每天深入乡镇督导污染源搬迁工作,对重点乡镇实行网格化信息管理汇总,并及时编发《工作简报》,为领导决策及时提供第一手翔实可靠的信息。全市污染源搬迁动员会议召开之后,市政府又先后两次召开污染源搬迁宣传和工作推进会,进一步部署和指导污染源搬迁工作。

  在关闭搬迁养殖场工作过程中,相关区和管理区积极与市外养殖场联系,搭建生猪销售桥梁,寻找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努力帮助养殖户做好养殖场整体搬迁工作;对个别特困群众及时给予人力帮扶和资金扶持。同时将养殖户纳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转行培训规划,努力提高养殖户转行创业本领,切实解除后顾之忧。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周海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