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反腐倡廉:“五大中心”让百姓感到温暖
信阳网讯 “乡镇‘五大中心’的建立,让我们基层群众受益匪浅。”这是我市基层干部群众共同的感受。
近年来,市纪委监察局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在乡镇一级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务监督服务中心、速查快办中心和基层廉政远程教育中心“五大中心”,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让清廉之风吹拂着乡村百姓的心田。
“三资”代理中心 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
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推进下,全市217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乡镇(办事处)财务管理实施意见》,全市各乡镇都严格执行对代理资金支出的“会审会签”、大额资金支出和资产资源处置等三重一大事项“四议一备案”制度。市纪委每年定期抽调专业人员对农村“三资”管理和乡镇财务管理开展重点核查和全面抽查,查找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肃处理违纪违规行为。2012年以来,全市“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共代理农村资金、资产5.4亿元,纠正不合规定事项15000多件,拒付不合规资金近2600多万元,查处乡村两级违法违纪案件220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5人。
便民服务中心 方便了群众
2011年,我市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农村基层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在乡镇一级建立便民服务中心,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公,打造方便群众办事的绿色通道,目前全市213个乡镇(办事处)基本上都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占总数的98%;2604个行政村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占总数83%.采用“多点受理、一站服务、专人代理、多重监督”模式,通过“上门办、约办、协办、联办、督办”等多种服务方式,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的要求。
“五大中心”:让百姓感到温暖
村务服务中心 强化了对村务的监督
虽然全市3344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但是监督委员会存在着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现象。对此,市纪委监察局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在全市217个乡镇(办事处)建立“村务监督服务中心”,牌子挂在乡镇纪委,与乡镇纪委合署办公。主任由乡纪委书记担任,村务监督服务中心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施管理、服务、培训、监督、保障和其他六项职能。“村务监督服务中心”的建立,是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此项工作在全国是首创,省纪委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纪检监察报》、新浪网等媒体对此做法进行了深入报道。两年来,中心共举办培训班600多次,累计培训11500多人,为监委会成员提供工作指导和业务咨询6300多次,解决问题4200多个。在乡村务监督服务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资金管理使用监督237次,为村集体增加收入860多万元,共审核农村集体资金近2.8亿元,纠正不合理开支2700多万元。村务监督中心的成立,提高了村民自治能力。中纪委主办的《党风廉政建设》在2012年第11期专门刊发推介了我市的做法。
速查快办中心 促进了案件及时查处
为了解决农村基层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市纪委建立“速查快办”机制,成立了速查快办中心,对情节单一、线索明确以及必须尽快查办的信访举报案件,实行速查快办。紧紧依靠和充分发挥乡镇办事处纪检干部的优势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基层纪检机关办案效率。截至目前,已速查快办信访案件160件,查结154件,处分62人,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2012年,在速查快办查办督办专项治理中,集中查处了潢川县某村的6大信访问题,结束了该村长期以来“两委”瘫痪的状态,宗族势力纷争的局面,稳定了群众情绪,赢得了群众信任。
远程教育中心 加强了廉政教育
2012年以来,市纪委依托乡村基层远程教育中心,建立了农村基层廉政远程教育中心,通过播放廉政教育宣传片、反腐倡廉经典案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小故事和收听收看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举办廉政知识讲座、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等形式对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进行教育和培训。截至目前,全市217个乡镇共通过远程教育中心进行教育培训300多次,累计培训8085人,宣传廉政知识,树立廉政形象,提升了基层群众廉政监督意识,使廉洁自律和群众监督意识深入人心。
近年来,市纪委监察局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在乡镇一级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务监督服务中心、速查快办中心和基层廉政远程教育中心“五大中心”,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让清廉之风吹拂着乡村百姓的心田。
“三资”代理中心 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
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推进下,全市217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乡镇(办事处)财务管理实施意见》,全市各乡镇都严格执行对代理资金支出的“会审会签”、大额资金支出和资产资源处置等三重一大事项“四议一备案”制度。市纪委每年定期抽调专业人员对农村“三资”管理和乡镇财务管理开展重点核查和全面抽查,查找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肃处理违纪违规行为。2012年以来,全市“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共代理农村资金、资产5.4亿元,纠正不合规定事项15000多件,拒付不合规资金近2600多万元,查处乡村两级违法违纪案件220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5人。
便民服务中心 方便了群众
2011年,我市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农村基层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在乡镇一级建立便民服务中心,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公,打造方便群众办事的绿色通道,目前全市213个乡镇(办事处)基本上都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占总数的98%;2604个行政村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占总数83%.采用“多点受理、一站服务、专人代理、多重监督”模式,通过“上门办、约办、协办、联办、督办”等多种服务方式,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的要求。
“五大中心”:让百姓感到温暖
村务服务中心 强化了对村务的监督
虽然全市3344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但是监督委员会存在着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现象。对此,市纪委监察局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在全市217个乡镇(办事处)建立“村务监督服务中心”,牌子挂在乡镇纪委,与乡镇纪委合署办公。主任由乡纪委书记担任,村务监督服务中心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施管理、服务、培训、监督、保障和其他六项职能。“村务监督服务中心”的建立,是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此项工作在全国是首创,省纪委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纪检监察报》、新浪网等媒体对此做法进行了深入报道。两年来,中心共举办培训班600多次,累计培训11500多人,为监委会成员提供工作指导和业务咨询6300多次,解决问题4200多个。在乡村务监督服务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资金管理使用监督237次,为村集体增加收入860多万元,共审核农村集体资金近2.8亿元,纠正不合理开支2700多万元。村务监督中心的成立,提高了村民自治能力。中纪委主办的《党风廉政建设》在2012年第11期专门刊发推介了我市的做法。
速查快办中心 促进了案件及时查处
为了解决农村基层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市纪委建立“速查快办”机制,成立了速查快办中心,对情节单一、线索明确以及必须尽快查办的信访举报案件,实行速查快办。紧紧依靠和充分发挥乡镇办事处纪检干部的优势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基层纪检机关办案效率。截至目前,已速查快办信访案件160件,查结154件,处分62人,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2012年,在速查快办查办督办专项治理中,集中查处了潢川县某村的6大信访问题,结束了该村长期以来“两委”瘫痪的状态,宗族势力纷争的局面,稳定了群众情绪,赢得了群众信任。
远程教育中心 加强了廉政教育
2012年以来,市纪委依托乡村基层远程教育中心,建立了农村基层廉政远程教育中心,通过播放廉政教育宣传片、反腐倡廉经典案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小故事和收听收看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举办廉政知识讲座、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等形式对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进行教育和培训。截至目前,全市217个乡镇共通过远程教育中心进行教育培训300多次,累计培训8085人,宣传廉政知识,树立廉政形象,提升了基层群众廉政监督意识,使廉洁自律和群众监督意识深入人心。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信阳日报专题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