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反腐倡廉: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运行
信阳网讯 2012年1月至10月,全市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各类交易业务501宗(次),交易额71.80亿元,为地方政府增收节支5.50亿元。省监察厅、省治工办在全省推介了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经验做法。当年11月份,一个8000万元的宁西铁路工程物资采购项目首次进入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创了我市铁路工程项目进入地方交易平台的先例。
这是我市2012年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中坚持建设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操作程序化、监管科技化、查案常态化“五化”工作思路取得显着成效的一个缩影。
建设标准化 搭建高规格交易平台
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从全市公开选拔12个业务精、文化高、素质好的年轻干部成立公共资源交易部,将3000多平方米的市行政服务中心四楼作为交易平台的办公场地,设置了1个业务集中受理窗口、9个分类业务办理窗口、10个投标报名受理窗口、3个开标厅、5个全封闭评标厅、1个大型多功能交易大厅、1个专家统一管理抽取工作室,基本满足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场地需求。在评标现场安装人面识别系统、手机屏蔽仪、自动手机存储柜、视频监控系统和音频采集系统,实现了对开评标现场的全方位、多角度、零盲区、自动化监督管理。
管理制度化 用制度管事管人
我市印发了《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方案》,严格按照统一进场交易、统一评标专家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监管的“四统一”运作机制;印发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办法》、《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和专家库管理办法》、《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招投标业务运行程序(暂行)》、《中介代理机构入场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招标代理机构比选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出台了《开评标管理规定》、《评标专家管理规定》和《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不良行为记录和黑名单制度管理暂行办法》,对业主单位、投标企业、中介机构、评标专家等相关人员进行规范管理。
操作程序化 促使公共资源交易公开透明
一是严把招标报名关。在招标报名环节设定严密程序,申请人持相关业务资料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综合窗口提出招标备案申请,对符合开展招标要求的,综合窗口根据业务类型,直接将业务分解流转到相关办理窗口;对备案材料不符合招标要求的,一律不予受理。二是严格投标报名管理。实行代理公司签到制度,改变过去代理公司单独受理投标报名的不公开行为,要求代理公司在公告发布期间,一律按照公告规定的时间,集中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投标报名窗口公开受理投标报名,出售招标文件,接受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监督管理,有效杜绝了代理公司与个别投标企业串通一气、暗箱操作等现象。三是规范专家抽取。招标人或代理机构提前填写并提交《评审专家抽取申请单》,由公共资源交易部统筹安排开标评标时间,并组织专家抽取,实行严格保密,避免评标专家与业主单位、投标企业、代理机构的前期接触。 四是实行标后复核。随机抽取标书,对评标过程及评审结果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并查实的,移交市纪委监察局有关部门及时查处。
监管科技化 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
开发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招投标管理系统。该系统涵盖门户网站管理、信息发布、网上投标、电子标书制作递交、网上资格预审/后审、招标文件网上发售/下载、网上电子辅助评标、网上开标、开标数据发布、中标结果发布、标后数据分析发布、标后数据管理、评标专家抽取、电子评标、代理公司管理、电子监察等系统功能,实现了对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的网络化、自动化、程序化运行。同时,将数字证书、电子签章、文件加密传输、可信时间戳服务、版式化电子文件、客户端网络地址日志监控、网上支付体系、招投标评价体系、短信平台服务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全面嵌入整个招投标信息系统流程中,将依靠纸质文件进行交易的有形市场发展为利用电子文件进行交易的无形市场,更有效地激活市场要素、整合资源、加强市场监管、降低交易成本。
开发投标保证金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投标保证金收取、中标企业确认、投标保证金退还、交易服务费收取等环节。拒绝采用现金缴纳、非投标人备案账户转入和一个账户在同一个招标项目缴多份保证金等现象,有效杜绝了围标、串标等不良行为。
这是我市2012年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中坚持建设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操作程序化、监管科技化、查案常态化“五化”工作思路取得显着成效的一个缩影。
建设标准化 搭建高规格交易平台
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从全市公开选拔12个业务精、文化高、素质好的年轻干部成立公共资源交易部,将3000多平方米的市行政服务中心四楼作为交易平台的办公场地,设置了1个业务集中受理窗口、9个分类业务办理窗口、10个投标报名受理窗口、3个开标厅、5个全封闭评标厅、1个大型多功能交易大厅、1个专家统一管理抽取工作室,基本满足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场地需求。在评标现场安装人面识别系统、手机屏蔽仪、自动手机存储柜、视频监控系统和音频采集系统,实现了对开评标现场的全方位、多角度、零盲区、自动化监督管理。
管理制度化 用制度管事管人
我市印发了《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方案》,严格按照统一进场交易、统一评标专家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监管的“四统一”运作机制;印发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办法》、《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和专家库管理办法》、《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招投标业务运行程序(暂行)》、《中介代理机构入场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招标代理机构比选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出台了《开评标管理规定》、《评标专家管理规定》和《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不良行为记录和黑名单制度管理暂行办法》,对业主单位、投标企业、中介机构、评标专家等相关人员进行规范管理。
操作程序化 促使公共资源交易公开透明
一是严把招标报名关。在招标报名环节设定严密程序,申请人持相关业务资料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综合窗口提出招标备案申请,对符合开展招标要求的,综合窗口根据业务类型,直接将业务分解流转到相关办理窗口;对备案材料不符合招标要求的,一律不予受理。二是严格投标报名管理。实行代理公司签到制度,改变过去代理公司单独受理投标报名的不公开行为,要求代理公司在公告发布期间,一律按照公告规定的时间,集中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投标报名窗口公开受理投标报名,出售招标文件,接受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监督管理,有效杜绝了代理公司与个别投标企业串通一气、暗箱操作等现象。三是规范专家抽取。招标人或代理机构提前填写并提交《评审专家抽取申请单》,由公共资源交易部统筹安排开标评标时间,并组织专家抽取,实行严格保密,避免评标专家与业主单位、投标企业、代理机构的前期接触。 四是实行标后复核。随机抽取标书,对评标过程及评审结果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并查实的,移交市纪委监察局有关部门及时查处。
监管科技化 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
开发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招投标管理系统。该系统涵盖门户网站管理、信息发布、网上投标、电子标书制作递交、网上资格预审/后审、招标文件网上发售/下载、网上电子辅助评标、网上开标、开标数据发布、中标结果发布、标后数据分析发布、标后数据管理、评标专家抽取、电子评标、代理公司管理、电子监察等系统功能,实现了对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的网络化、自动化、程序化运行。同时,将数字证书、电子签章、文件加密传输、可信时间戳服务、版式化电子文件、客户端网络地址日志监控、网上支付体系、招投标评价体系、短信平台服务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全面嵌入整个招投标信息系统流程中,将依靠纸质文件进行交易的有形市场发展为利用电子文件进行交易的无形市场,更有效地激活市场要素、整合资源、加强市场监管、降低交易成本。
开发投标保证金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投标保证金收取、中标企业确认、投标保证金退还、交易服务费收取等环节。拒绝采用现金缴纳、非投标人备案账户转入和一个账户在同一个招标项目缴多份保证金等现象,有效杜绝了围标、串标等不良行为。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信阳日报专题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