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款“被”异地消费 事主查询被县镇两级踢皮球

信阳网讯  “我去乡民政所查,他们让我去县合管办;去了县合管办,这里让我去乡里查。怎么能这样踢皮球呢?”昨日,信阳市罗山县青山镇洪河村村民房先生向记者诉苦:2012年11月中旬,他在村卫生室看病后,打算用新农合账户的100元余款支付药费,医生告诉他账户没有余额了。最近几天来,房立钱为了搞清楚钱的去向,去了镇里和县里的新农合管理部门,被两个机构“踢皮球”.青山镇的村医告诉记者,曾有多位村民反映,他们新农合账号的余额也曾不翼而飞。

  “被”异地消费的新农合款

  2007年,罗山县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年全县89.74%的农民参合。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目前,当地农民每年缴纳100元的参合款后,在指定卫生室和医院,可以直接用新农合账户的余款支付医药费。

  房先生告诉记者,2012年11月中旬,他在村卫生室看病后,准备用刚刚缴纳的100元新农合款结算医药费。医生告诉他,他的账户余额是0元,无法支付。“我刚刚交的钱,一次没用过,钱怎么没有了呢?”房觉得有些奇怪,但是由于忙于农事,当时没有深究。

  前不久,房先生因为买药,再次想起新农合款的事,于是前往青山镇民政所,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帮助查询钱的去向。“‘要查去县合管办查,我们这里查不了。’民政所的人不耐烦,我就听他们的,去县合管办查。合管办的人却说,这点事在乡里查就行了,也不愿意给我查。”房先生说,民政所、县合管办的态度让他感到很气愤。“100元钱不是什么大钱,但是我的钱平白无故没了,这让人想不通。”

  经过和罗山县合管办的人力争,房先生最终查明自己账户里的钱在罗山县楠杆镇的一家卫生室消费了。

  “我的新农合的证件都在家里,钱怎么会被划走呢?”房的疑问没有得到合管办的解答,青山镇民政所也未能说明原因,而是为房先生出具了一份关于此事的证明。

  罗山县合管办:没听说过这种事

  房先生告诉记者,不仅是自己,当地还有多位村民也曾发现自己账户的钱莫名减少。青山镇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医告诉记者,有数位村民向他反映过新农合款的事。由于涉及的钱金额最高只有两位数,村民们都没有在意。

  记者昨日就房先生新农合款“被”异地消费一事采访了罗山县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没有收到过群众反映新农合款莫名减少的情况。

  青山镇民政所负责新农合工作的一名陈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农合参合农民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办证,往往多名家庭成员的信息在一张证件上,家庭成员之间使用其中的费用不分彼此,有时候会造成误会。“有的村民是忘记什么时候用的,想不起来,也造成误解。新农合的信息系统的消费信息都是工作人员手工录入,有问题第一时间就会向当事人核实,村医挪用村民的新农合款的可能性不大。”陈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来源:信阳网 作者:姜烽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