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看河南采风团走进济源 赵素萍介绍市情

济源市委书记赵素萍介绍济源市情。
济源市委书记赵素萍介绍济源市情。

    6月2日上午,第十届网络媒体看河南采风团走进豫西北美丽的城市——济源,济源市委书记赵素萍、济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军星、济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陶毅等领导出席了济源市市情说明会。以下是济源市市情: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传说中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位于豫西北、晋东南交汇处,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洛阳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自古有“豫西北户” 之称。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68万。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升格为省辖市,2003年被列入河南省“中 原城市群”,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 范例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

  济源是一座朝气蓬勃的工业化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40余种,煤、铁、铜、铝、磷、铝钒土、石英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储量可观。动 植物资源3200多种,药材118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逾百种。水资源充沛,地下水年可开采利用量达10亿立方米。富足的资源和能源为济源 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成就了钢铁、铅锌、能源、化工、建材五大支柱产业。截止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3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 120家,豫光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济钢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两家企业均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

  济源是一座独具魅力的山水城市。大山大河交相辉映,风光旖旎。黄河小浪底融小浪底水库、黄河三峡于一体,烟波浩渺,壮丽秀美,2006年被评为 “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王屋山系道教名山,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被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宫观庙宇星罗棋布,历史文化源远 流长,自然景观雄伟壮丽,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6年成功晋级世界地质公园;五龙口群峰巍峨,沟壑幽深,猕猴顽皮,是国家AAAA级 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九里沟山水逶迤相伴,危崖悬瀑,如诗如画,因茶仙卢仝在此著《茶谱》、吟《七碗茶歌》而名扬天下;济渎庙集唐宋元明清历 代建筑之精华,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18处。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济源流连驻足,挥毫泼 墨,白居易盛赞“济源山水好”,清乾隆帝称誉“名山胜迹”。

  济源是一座绿色的休闲城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建成区面积38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城区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集中供 热、供气、供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园、游园随处可见,环城公路如绿色飘带包围着城市,路在树中,城在绿中,初步形成了大气、秀气、灵 气的城市特色。济源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古轵生态苑是集高效农业、假日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北方 最大的鲜切花基地。第三产业日益繁荣,传统服务业档次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各种商场、超市、星级酒店、特色店如雨后春笋,卫生教育事业蓬勃发 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设施齐全。漫步济源市区,处处生机盎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济源是一座与时俱进的开放城市。济源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焦枝铁路与侯月铁路在境内接轨,207国道穿境而过,太澳高速济洛、济 晋段,济焦高速、济运高速,在济源形成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济源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修订出台了优惠的投资政策,对外来企业在财 政扶持、土地供应、手续办理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全力打造优良的行政环境、司法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领域,有 来自欧美、东南亚、日本和港澳台地区等外商投资企业近300家。济源正在逐步成为中西部一个开放的经济特区。

  济源是一座充满希望的现代化城市。“十一五”时期,济源立足实际,确立了率先在中原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在河南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 斗目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30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7.33亿元,其中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22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8亿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亿元,增长25%,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亿元,增长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30元,增长 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40元,增长10%;城镇化率达到5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十一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4.8%,连续突破200亿、300亿元大关,是十五末的2.4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7200美元,是十五末的2.8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21.8%,连续突破10亿、20亿元,是十五末的2.7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1%,连续突破500亿、1000亿元,是十五末的3.1倍;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1%,2010年达到218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38.1%,2010年达到53亿元, 是十五末的5倍。

  “十二五”时期,济源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城乡一体化为主战略,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大力弘扬新时 期愚公移山精神,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创业,着力改革开放,着力项目带动,着力产业提升,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5000美元,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 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研究和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城镇 化率达到6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再下降16%左右,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计下降10%以上。

  济源,一个充满生机、魅力无限的现代化城市正在中原大地快速崛起!

来源:新浪河南 作者:世界朋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世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