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基因”打造产业经济“新引擎”——浉河区推进“严乡强村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力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浉河区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育组织、育队伍、育能力”,在“建”“管”“用”上下功夫,将党组织建在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上,打造产业经济的“红色引擎”。

用“红色旗帜”覆盖“绿色产业”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泓旭农业开发公司打造的“太阳坡寨·四季田园”亲子乡村游项目,让吴家店镇太阳坡村这个距离市区40多公里的小村庄每天接待游客5000余人。昔日地处浅山丘陵的贫困村和艾滋病村,如今四季有景、常年花开,成了名副其实的“太阳坡”。这一切要从河南泓旭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其党支部的成立说起。

2016年,该公司在太阳坡村流转土地700余亩,发展林木经济,种植集观赏、药用、饮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北美海棠。随后,公司扩大规模,利用浅山丘陵地势打造集种植加工、休闲旅游、养生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效农业观光园,现已建成园区7500亩。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致富中的引领作用,2018年5月,在浉河区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的指导下,该公司党支部正式成立,带动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收益按农户与公司5:5分红;以每亩地每年不低于500元流转贫困户土地;常年带动贫困户26人务工,每户每年固定增收3万余元,农忙时节带动当地村民300余人就业,每天务工费用80元。公司还资助6名贫困户子女上学,每年给予2000-3000元补助;拿出100亩的海棠种植园和2座蔬菜大棚,作为贫困户到户增收产业基地。目前,公司已覆盖太阳坡村、十里村贫困户159户404人,每户贫困户海棠种植收益分红2400元、蔬菜大棚收益分红1850元。

让党旗在企业高高飘扬,以红色旗帜覆盖绿色产业。今年以来,浉河区以乡镇为单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再摸底,实行“筹建时同步宣传党建,注册时同步登记党员,成立时同步建立党组织,年检时同步检查党建工作”的“四同步”工作机制,促进党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生共长”。目前,全区4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党组织40个,覆盖率91%,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24个,家庭农场党支部1个,农业龙头企业党支部15个。

让党建和生产相融互动

走进柳林乡甘冲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一副“迁新居感谢党的好政策 新生活精准扶贫暖民心”横批为“晚年幸福”的对联引人注目。这是73岁贫困户甘子仁的“幸福心声”。

提起党的好政策,老甘满脸笑意:“易地搬迁政策好,产业带动真惠民,医疗保障全覆盖,件件政策暖民心。来,看看我的新房子。”作为独女户,甘子仁早年随着女儿在青岛居住,回乡后却发现房屋早已倒塌,生活失去了保障。不承想,受益于家乡的精准扶贫工作,他不仅住进了免费的现代化新砖房,还得到甘冲村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粒粒香茶业公司每年3000元的资助金。

粒粒香茶业公司是由返乡成功人士甘承福于2011年成立,主要生产加工高、中、低档的信阳毛尖和各种花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30余个省市。浉河区将红色基因融入绿色产业,2012年4月指导该公司成立党支部,并加强支部建设,夯实阵地,对党员活动室进行了整修、完善了党内制度宣传、加强了活动阵地和宣传阵地建设,同时以“三抓三有三结合”要求,注重在骨干中发展党员,目前该支部有3名党员为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切实做到决策层有党的声音、骨干中有党的身影。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公司与80户困难群众签订了带动脱贫协议,积极收购贫困户青叶,并给予每公斤1元至5元价格补贴,优先使用符合用工条件的贫困户,同时帮扶捐款累计10万余元,出资20万元修路,解决了3个村组的出行问题,2018年7月公司党支部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近年来,为加强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党员管理,让党员在岗位发光,浉河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政治引领、发展引领、人才引领上的优势。2018年以来,先后把21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培养成党员,把20名党员培养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把22名党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培养成村干部。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党建工作作为评选先进企业、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和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的必备条件,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全区有17名党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当选各级党代表,23名当选人大代表,8名当选政协委员。

此外,浉河区还建立“党员干部、拔尖人才、科技特派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系服务机制,全区100多名党员干部、拔尖人才、科技特派员联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党建、技术、政策上提供服务,实现党建和生产相融互动。

以“红色力量”引领“绿色产业”

提起信阳毛尖核心产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的顺利脱贫,村民自然想到了位于该村的浉河区茶都三农专业合作社。

2012年,在区委、镇党委的引导下,该合作社成立党支部,把贫困户吸纳为社员,为34户贫困户创建了微信平台,用抱团发展的理念,着力扭转农户零星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以统一生产、管理、加工、销售,解决了贫困户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的困境。

2015年,合作社党支部在该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为茶农引来了电商企业——信阳毛尖茶网。通过电商平台服务,为茶农免费开店、制作二维码印章和牌子、提供培训传播知识等,帮助茶农提升经营技能,畅通销售渠道。截至去年8月,茶农通过毛尖茶网平台共售茶4万多单,收入1700万元,让贫困户搭上了电商脱贫的“快车”。

红色力量引领绿色产业,浉河区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例如,东双河镇板栗协会党支部指导农户统一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栗农每户每年可增收3000多元。同时,大力推行“党支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推动产业扶贫开花结果。信阳市十里岗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带动522户1119人脱贫。

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更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好、向快发展。目前,浉河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组织和党员帮扶带动贫困户2000多户,吸纳2500多贫困人口务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王凌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