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建立脱贫攻坚“16+1”工作机制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韩浩 通讯员 李鹏 吴锋

“现在村里道路通了,环境好了,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还能在家门口扶贫车间把钱赚,俺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儿!”5月7日,淮滨县邓湾乡罗营村村民罗辉美滋滋地告诉记者。

罗营村的变化得益于淮滨县实施的“16+1”工作机制,即:实现农村通组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危房改造,健康扶贫“1355”,“爱心超市”,农产品上线,弱筋小麦,行业扶贫政策,光伏发电,精准到村“1+7”提质,村级活动场所达标,村级场所指示牌、垃圾池、垃圾桶标识,扶贫车间,农村改厕,五保低保精准,农村新建房屋统一房型等16项工作全覆盖。“1”是指农村道路两侧有碍观瞻物“清零”。

为了确保“16+1”工作顺利实施,该县制定“16+1”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每一项明确一名县处级领导牵头,相关县直单位具体负责落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进度表,确保每一项全覆盖工作任务量化、措施细化、责任到人、进度到日。建立完善问题发现信息反馈机制、会商分析研判机制、科学决策机制、落实推进机制和奖惩机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实行每月督导、双月观摩工作机制,每月明确工作要点,定期听取“16+1”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分析研究解决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对策,强力推进,确保实效。

项目的实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该县持续深化财政涉农资金改革,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断提高县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比例,预计全年整合资金5.1亿元。实行“16+1”工作项目化,安排资金6.08亿元。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