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有森林在豫南大地熠熠生辉——国有信阳南湾林场60年生态林

植被繁茂
林场风光
 
巡山护林
林山上采茶
防火宣传
硬化公路
生态文化林

本报记者 李浩 徐冉

一粒种子,从生根、发芽,到长成参天大树,至少需要几十年。

一片土地,从遍地荒山杂灌到草木葱茏的“绿宝石”,需要多少年?

从1953年至今,60多年来,南湾林场几代人用心血培育出几十万亩人工林海,用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把答案书写在了豫南大地上。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不久前,南湾林场被省、市林业部门确定为学习塞罕坝精神的重要典型之一。且看,南湾林场人用忠诚和执著续写在豫南大地上的绿色传奇。

过去: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生态不似云

碧绿的水,翠绿的树,惬意的风,淡淡的云……走进南湾林场,满眼的绿色,常常会让人的心灵进入一种忘我境界。

殊不知,这样的忘我享受,是建立在60多年前南湾林场人不忘生态保护初心,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的基础上的。

1953年3月24日南湾林场正式建立了管理机构信阳县苗圃场,这也就是南湾林场的前身。苗圃场成立之初,就面临着巨大难题:由于修建南湾水库,周边林木几乎砍伐殆尽,通过大面积的封山育林,到1957年,有林地面积仅有724.3公顷,森林覆盖率也仅有20.9%。

灌木满坡,林场无林,是摆在第一代林场人眼前的第一道难题。然而更困难的是缺钱、缺技术、缺苗种。

“上世纪60年代之前,造林速度很慢,一方面经费拮据,自己育苗成活率低;另一方面缺少养护,苗木生长靠天收,加上乱砍滥伐,使了大力气,却没好‘收成’。”1964年参加工作,目前已经退休的老场长李国柱说起当年的往事仍记忆犹新。

遭遇过人类乱砍滥伐残酷对待的大自然,摆出一个“店大欺客”的架势,让新扎根的苗木显得如此“娇贵”,直到1965年前后,情况才有了些许好转,一方面南湾林场对重点砍伐区域进行了全面封育,另一方面从湖北省买苗,先试种下了一批马尾松、油松和杉木,并开始慢慢研发育苗技术。

到上世纪8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摸索,终于寻找到了适合信阳本土生长的杉木,于是开始加强了以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基本达到造林一片、成活一片、三四年育闭成林的速生丰产目标。

从1960年到2000年是林场人工作最为艰苦的40年。春育苗,夏扶育,秋冬整地,一年到头不得闲,林场人“咬定荒山不放松”,种树,成了他们心中最强劲主旋律和最强音。

护林点,一根木头支个棚子就是护林工人们的落脚点;一天半斤粮食,高强度的体力活,也有护林工曾经饿晕在深山里,被同伴发现才得以活命;年轻力壮的男职工不够,女职工们也背着小孩上山栽树……就这么着,林场人自己给自己念“紧箍咒”,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使尽浑身解数,方才有了今天这满目葱岭。

南湾林场风雨兼程60余载,有过挫折,有过辉煌,有过欢喜,也有过忧愁,但南湾林场始终敢于探索、勇于突破,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前进中的问题。60多年来,南湾林场历经三次创业辉煌,第一次是1962年到1966年期间,被林业部定为全国示范林场;第二次是1982年到1998年,被原国家林业部先后授予全国企业整顿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国有林场100佳、500强;第三次是2008年至今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南湾林场发扬解放思想、勤俭办场、保护森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积淀了深厚的森林生态文化底蕴。森林覆盖率从建场初期的20.9%到如今的96%;有林地面积从建场初期的724.3公顷到如今的7076公顷,增加了8.8倍;活立木蓄积量从建场初期的2.4万立方米到如今的62.9万立方米,增加了25.6倍,先后获得“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

建场以来,南湾林场累计完成封山育林3373公顷,造林1.4万余公顷。产生森林生态效益110.5亿元,社会效益85.7亿元,尤其在新增植被、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美化生活环境等调节自然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信阳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抹绿。

林场人对“绿”的坚守,不正是对塞罕坝精神的生动诠释吗?

传承:献了青春献终身 献了终身献子孙

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绿色,始终是林场人永恒不变的追求。南湾林场里的绿,既得益于天工造物的神奇力量,更是几代人如精卫填海般矢志奋斗的精神写照。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老一代林场人口耳相传的这句话,正是林场人矢志不渝造林、护林的真实写照。

第一代护林工张延年可以说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1958年参加工作到退休,张延年几乎跑遍了南湾林场的每个角落。

60多年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以张延年为代表的第一代林场人为改变遍地荒山的自然景象,百余名干部职工和工人们组成拓荒先锋,拉开了林场建设的大幕。

粮食匮乏,他们就自己在山里挖点野菜,当做“加餐”;环境恶劣,他们风餐露宿,造林地就是“家”;因缺少经验和技术,植树成活率低,造林效果不佳,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然而却有一件事让他们无法释怀:对子女的愧疚。“植树、护林、防火、灭虫,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我对国家付出了衷心,却对家人少了关心。”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起往事总是感慨万千。

然而对于工作,张延年说,他无怨无悔。退休后,张延年把护林的“交接棒”交给了孩子,目前张延年的3个孩子,一个是南湾林场的护林员,一个是育苗工,一个是司机。他说,我在这里吃过不少苦,流过不少汗水,但是南湾林场的生活是充实的、无悔的!

虽苦虽累,但无悔于青春、无悔于子孙,像张延年这样的老护林员还有很多。83岁的第一代护林工郭启发,是河南省劳动模范,退休后,把家安在了当年种在车云山上的第一批马尾松边,这位老护林工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这座大山。

高强度的工作,加上当时医疗卫生条件有限,第一代护林工多数已经逝去,追随着他们的足迹,第二代护林员接力守望着绿色的林场。

日行十几公里,车云山上的守护者刘孝林笑称自己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山中生活。“只要当一天护林员,就得进山。”刘孝林坚持的理由是,不放心脚下这用心血和汗水种下的树林。

57岁的第二代护林员刘孝林也即将退休,造林的接力棒,即将从第二代护林员的手里,传递到第三代护林员的手上。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护林员刘坤信心满满地说:“我们一定会跟随老一代护林员的足迹,学习他们吃苦耐劳、埋头苦干、无怨无悔的精神,把这片林子种好、管好、看好。这是我们林场护林员永远不变的责任!”

从张延年、郭启发到刘孝林、刘坤,三代林场人虽然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气质,但是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同样的风霜侵蚀的痕迹、同样结满老茧的双手、同样把爱林护林当作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也正是林场人身上的这种坚韧不拔、愚公移山的劲儿,使得林场人聚则一把火,散则满天星,使得他们无论是身处于深山还是茁长于田野,都能用强壮的臂膀撑起一片蓝天。

笃定与坚守,刻在老一代林场人的墓志铭上,也印在新一代林场人的心头,成为薪火相传的力量。

未来: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水击三千里

南湾以其一湖碧水成为大别山一景,然而,你可知道南湾的水为何能如此清?

因为和碧水相映的是连绵的青山,可以说南湾水清,清在有林,因为有南湾林场在,形成了一个绿色的“安全圈”。

60多年来,这个绿色的“安全圈”不仅有老一代林场人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的足迹,更有新一代建设者们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保护生态,共绘美丽信阳的图景。

经过60余年的攻坚造林,南湾林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6%,接近饱和。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把‘美丽’愿景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之中,这就对我们新时期发展现代林业提出了新要求。”南湾林场场长罗坤说。“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时刻不忘森林生态保护初衷,以国有林场改革和林场转型发展为契机,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林场人、财、物、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启林场建设发展和国有森林资源保护的新征程。”

“我们结合国家级和河南省各类林业项目实施,同步进行了林种和树种结构调整,力求在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数量的同时,还提高森林资源质量,逐步提升林相美誉度,同时要进一步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罗坤告诉记者。

“2017年,我们栽植了枫香、香椿、檫木等苗木约20万株。今年,又积极参与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我们又完成造林16万余株,在确保森林面积增加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林分质量。”罗坤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和河南大学等科研单位继续合作,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做好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解决国有森林资源管护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真正实现科技兴林。”

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期间,毛泽东曾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展望未来。如今南湾林场人也以此自勉。在老一代林场人艰苦创业、坚韧不拔的精神的指引下,无畏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岂曰无碑,山河为证;岂曰无声,林海即名。前进中的南湾林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一以贯之的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绿色未来,让国有森林在豫南大地熠熠生辉!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