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亿新版“东北振兴”计划启动:这次不一样了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董瑞强 8月26日,坐标沈阳市商业中心街,本应该透出的商业繁华气息却并未在这座城市的商业中心呈现,这里逛街购物的人并不多。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持续低迷,企业外迁,人才外流,营商环境不佳,投资更是一路下滑,东北到底怎么了?产能过剩、“僵尸企业”亟待处置、投资营商环境较差、观念制度落后、缺乏创新精神,这些都是摆在东北经济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8月31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东北在这些年的转型升级当中,困难表现得还是比较突出的,这也影响到整体的投资形势,但是今年以来,应该说东北经济好转的态势还是很明显的。”

  虽然经济增速仍然排在后几位,但东北三省近两年的经济总体上已经有所改观。根据官方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分别为6.3%、6.5%和2.1%,2016年同期为5.7%、6.7%和-1%;今年上半年东北三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2.3%、5.8%和-4.3%,去年同期为1.9%、6.1%和-7.7%。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至今,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皆为负增长,辽宁的第二产业一直处于萎缩状态,增速均为负值,主要是由于其能源和重工业等第二产业的衰退。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丁一兵教授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这些年东北一直处于调整过程中,这种调整包括产业调整、体制调整,应该说是有它自己的节奏,这与其它地方相比有很大不同。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东北经济总体上还是有回升的态势。”

  近期,“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这一说法引起热议,长春市市长刘长龙在8月底召开的2017东北振兴论坛上回应道,这句话不论夸张与否,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了东北与其它地区的差距。

  张立群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我认为东北投资实际上和整个东北经济的走势是密切关联的,东北的产业情况,包括东北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产能利用情况以及创新研发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实际上还是在不断增强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东北的经济形势也是在逐步的恢复过程当中,这与振兴东北的步伐加快,与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发展联系起来,应该说在东北还是有不少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张立群告诉经济观察报。

  连续下滑的投资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东北地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东北投资却连续下滑。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对经济观察报表示,“2016年东北投资状况整体不好,投资减少是经济下滑的直接表现。东北地区以投资为主导,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从30%上升到80%以上,消费和出口比重相对较小,可以说主要是靠投资拉动,但投资却连续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5年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为4万亿元,同比下降11.6%。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1.4%,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分别为6.6%、2.4%,而去年同期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58.1%,黑龙江省、吉林省分别为6.0%、10.3%。

  梁启东对经济观察报表示,2016年辽宁省基础建设投资下降了69.2%,房地产下降了41.1%,工业投资下降了70.7%。今年上半年形势有所好转,主要表现在出口方面,之前是-9.7%,现在涨幅较大,的确出乎意料。但消费拉动不是很大,更为重要的是,投资不但没上来,反而还在降,下降了30%还多,投资是东北经济下滑的直接因素。

  沈阳工程学院周甲文教授对经济观察报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东北人才走了很多,资金设备基本上都走了,而东北这些年并没有发展起来,缺乏开放型领导。

  日通国际物流(中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总经理金光一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尽管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比去年好,但都是原有客户,只不过增加了相关业务,业绩才提升了,所以并不是由于新的企业或新的项目进来后带来的盈利增加。这几年很少有新企业进到沈阳,五年之内几乎没有,不管是国企、民企还是外资企业,可以说整个东北的投资环境都不太好。而且企业的技术也不行,大量企业还在撤退。”“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具体方案落地,我们特别希望国家能改善目前的营商环境,多引进一些投资项目和企业到东北来。”金光一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东北企业的产品大多卖不出去,而且走的企业和人才又很多,居民收入也少了,收入不行,消费就不行,所以目前沈阳商业街都不太景气。

  经济观察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沈阳市商业中心街的商店,多家商店的经营者告诉经济观察报,他们的盈利情况确实不太好,虽然物价相对较低,但销量却并不好,尤其是购物的人没有以前多了,而且也有很多商店关闭的,有的去外地发展了,年轻人往外走的比较多。“现在沈阳房地产也不行,这么多房没人买,再加上没有什么企业,外地人也不过来,房子也卖不出去,空房子很多,所以沈阳周边地区,很多人都称之为‘鬼城’。”金光一说。

  沈阳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今年上半年沈阳市上市企业是没有递增的,与去年相比也没有变化,截至目前,今年上半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新增了14家,但是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这边是没有的。“东北的投资环境很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尚需在过程中逐渐改善。从纵向来看,不能说东北目前的投资环境就比以前差,从横向看,东北与其它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也有很大差异,这有点类似马太效应。”丁一兵说。

  背后原因

  面对经济的持续低迷和投资下滑,其背后原因始终引人关注。

  梁启东告诉经济观察报,一是产业结构失衡,传统产业占到90%以上,而新兴产业则不到10%。二是从投资主体角度来看,比如鞍钢去年投资下降90%,而民营企业也不投资,2016年下降66.5%,同时国有企业包括政府投资都在下降,基本上没有投资主体,外资也引不进来(去年下降42.2%),现在是处于这种状态。三是从营商环境来看,“重大轻小、重国轻民”的观念根深蒂固,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得不好,政策与法律环境也都存在一些问题。

  在梁启东看来,东北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较大,需求不足是大问题。近年来,建筑项目投资降幅较大,主要是辽宁城镇化水平较高,基本县县通高速,已没有多少投资余地了。房地产投资太过度,严重过剩,再卖五年也没问题。

  另外,据金光一介绍,目前东北老工业企业的产品更新太慢,新产品太少,缺乏新鲜感,销售都是问题,所以还是观念太落后。而日本企业基本都有新产品开发小组和专门资金,一边生产,一边创新产品。

  周甲文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现在国家对东北管得太多,反而束缚了其发展,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审批等体制机制问题,这也影响了东北干部的积极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表示,东北经济下滑主要是计划经济和国企思维长期占据上风,致使市场环境未得到根本扭转,所以在新一轮东北振兴进程中须总结此前改革经验,尤其要实现制度创新,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投资进来。

  “尽管东北4个副省级城市的市长、副市长日前同时发声回应了‘投资不过山海关’,但是我们也要承认目前的投资环境的现状。我们不仅要听政府如何说,更要观其行,政府有作为才行,我们期待政府能做好。当然这也需要时间去考验,估计三到五年之后会看到结果。”周甲文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8月28日,沈阳市和平区金融办主任富柏疆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8月中旬北京、沈阳就开启了‘深度对话’,计划投资1210亿元打造对口合作示范标杆。其中和平区京沈合作项目总投资27.8亿元,今年计划投资5.73亿元,重点涉及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等领域。”

  关于行政审批事项,富柏疆说,我们自2016年4月1日首批原职能部门60枚专用印章封存以来,已陆续封存了108枚审批专用章,而且目前的简政放权力度还在加大。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金融研究处副处长尹久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现在从投资环境来看,的确是都处在改善之中,我们通过对辽宁几个自贸区的建设进行调研发现,政府的改革力度仍在加大,投资环境也正在不断完善。”

  如何扭转?

  对于如何改变东北的投资现状,金光一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首先是要拯救企业,把企业引进来,没有企业的话什么都干不了;然后再从外部引进人才,促进房地产销售和企业发展。”

  周甲文说,现在如果要让人才回流、投资增加,主要是改善营商环境,给企业和人才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尤其是政府要“松绑”,在简政放权上,政府须有“壮士断腕”的魄力。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近年来辽宁省出台了全国首个《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其中沈阳市引入世界银行评价标准,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半年对企业做一次营商环境评估。吉林省的省级非行政许可项目实现“零审批”,审批时限整体压缩50%。而黑龙江省目前已取消、下放省级行政权力942项,权力清单精简71.2%。

  辽地集团公司总裁李春明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东北的经济体制、产业结构与其它地区是不同的,大家都说要把短板补齐,但不管是一个地区、一个省或地方,最关键的是发挥其比较优势。而东北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制造业基础,需要做强做大。”

  另外,对于“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一观点,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这句话并没多大意义,“如果东北的市场环境变好了,真正有活力了,那资本自然会进来,所以这就需要给民营企业更多空间”。

  梁启东认为,现在东北基本形成这样的思想——强政府、弱市场,大政府、小社会,存在政府与市场双失灵问题。所以政府与市场都要强化,更好发挥两者的互补作用。

  梁启东告诉经济观察报,现在东北最迫切的措施就是上大项目,而且要上有效的、有一定带动作用的且配套能力较强的投资项目。

  周甲文表示,“接下来还是要投资民生领域,一是把民营企业放活,二是抓重点企业。现在‘僵尸企业’太多,东北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普遍不好。”

  目前,国家计划通过三年实施127个重大项目,投资1.6万亿元,发挥公共领域投资和民生领域投资的引导拉动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新一轮振兴东北当中。

  对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梁启东认为,重点产业要补三个短板,他告诉经济观察报,一是轻工业短板,重点是发展消费品工业;二是生产服务业短板;三是新兴产业短板,包括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轨道交通和数字产业等。

  张立群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市场体系、投资环境等方面,东北现在确实与东部、南部地区相比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这也表明了东北今后还是应该在推进改革和转变观念上要进一步下功夫。”“东北的高端服务业、装备制造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还很大,这对外资也很有吸引力。”张立群告诉经济观察报。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经济观察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