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信阳人|王秀英的坚守

 “老头子,该喝水了。”一勺、二勺、三勺……“好了,喝好了,你睡着,我到园里拔点菜上午吃”。

这便是5月6日上午,笔者在赵家看到的感人一幕。

喂水的这位女主人叫王秀英,今年73岁,是淮滨县防胡镇林洪寨村村民。卧床不起的是她的丈夫赵焕保,今年72岁,卧床11年,要知这11年间发生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只有18岁的王秀英从邻近的一个村子嫁到林洪寨的赵家。王秀英是个心灵手巧贤惠能干的好媳妇,干农活挣工分也从不落在别人后面。丈夫赵焕保也是位勤劳能干的好青年,样样农活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后来还当上了生产队长。夫唱妇随、互敬互爱,在那个年代虽然穷一点,但一家人都感到很幸福,三个儿子也相继出生在那个年代。

就在一家人赶上好政策,正计划着如何改变家庭面貌时,不幸却一个接着一个地降临这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18岁的小儿子,在家突发疾病不幸离世,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让老两口伤心悲痛数年。可刚刚抚平的心却再一次被刺痛。2002年,他们在郑州打工的大儿子,突然遭遇一场车祸,抢救数日不见好转,最终撒手人寰。面对两个儿子的先后离去,王秀英顿觉像天塌了一样,成天惶惶不安,期间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可当她看到活泼可爱的孙子孙女在面前玩耍时,刺痛的心很快又平静了下来。此时,王秀英想到还有儿孙这么一家人,生活还要继续,于是她强忍悲痛,走出了失子的阴影,继续和丈夫操持着这个多灾多难的家。然而,即将到来的又一个不幸,再一次的考验着这位当时已60多岁的王秀英。

2007年,辛劳了大半生的丈夫赵焕保突然被查出患高血压、脑出血等疾病,治疗了一段时间有些好转,也能干一些农活。可没过多长时间,他又突患出血热,还好由于救治得及时,保住了性命,但却留下了偏瘫后遗症,靠拄棍行走,重活也不能干了。当时二儿子和媳妇都在外打工,一家的农活和家务全落在王秀英一个人身上。然而,没过两个月,丈夫又再次脑出血,后在县人民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但奇迹仍未出现,且两条腿都不能动了。由于家庭经济收入低交不上医疗费,她只好将瘫痪的丈夫拉回家吃药打针治疗。也就是从那时起,丈夫赵焕保就再也没有站立起来。

从2007年起,王秀英开始挑起赵家的大梁。她首先嘱咐二儿子和媳妇,把孩子交给她,让他们放心地在外打工。从此,王秀英开始走上了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全程护理丈夫的艰辛历程。此时,她既要带好3个孙子、种好田,还要每天喂丈夫三顿饭、四次水,拉屎拉尿也都由她一人搂着抱着来完成。

就在丈夫躺床两个多月时,王秀英突然发现他臀部开始长起褥疮,见此情况,她就急忙用药抹了抹,可没见什么效果,后来发展到后背全是的,脚也烂了半截,于是她就到镇上找老医生。老医生开了几种药膏让混合抹,就这样,经过王秀英一年的精心抹药和细心照料,丈夫身上的褥疮全部被她抹好。为了预防新的褥疮出现,王秀英采取给丈夫勤翻身勤擦洗的做法,使丈夫这么多年来不再有新的褥疮出现,王秀英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护理丈夫的好办法,且这一坚守就是11年。

不少人曾问她,你家里的老赵像“植物人”一样,别人一般能撑二三年就不错了,这么多年你是怎么照顾他的。王秀英很平静地告诉他们,这能有什么办法,细心照顾呗。我父母不在的早,我18岁就来到了赵家,孩子他爹也是个好人,这么多大难我都挺过去了,更何况我们夫妻几十年,我怎么能忍心抛下他呢?我能活一天就侍候他一天,直到我不能动为止。再说,他能有一口气躺在床上,孩子回来总能有个爹吧。说到这时,令在场的人们眼睛也都湿润起来。

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 王长江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王长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